热门推荐
春季重点传染病健康提示来啦,请收藏!
2025-03-27 08:58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较大,各类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可能性较高。且随着惊蛰节气过后,冬眠动物开始苏醒,蚊蝇等媒介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动。如东县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以下传染病:


1

甲肝

关注度:★★★★★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未煮熟的海产品、生蔬菜等)或水源,也可通过共用餐具、生活用品等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2周至7周,平均30天,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等。

防病要点



1.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处理食物前认真洗手。
2.不生食贝类等水产品,食物应彻底加热。
3.血清HAV IgG阴性者等重点人群【1.食品从业者(尤其加工、售卖等接触生鲜、水产品者)2.沿海居民、喜食海鲜者3.集体生活(学校、托幼机构、托育机构、养老机构等)人群】建议接种甲肝疫苗。
4.患者粪便和排泄物需用消毒剂严格消毒。
5.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一旦确诊严格做好隔离。

图片


2

和疱疹性咽峡炎

关注度:★★★★☆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71感染所致等。监测数据显示,我县目前处于手足口病高发期,总体发病水平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疱疹性咽峡炎是咽峡黏膜出现疱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与手足口病类似,同属肠道病毒感染,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儿一周左右可自愈,一般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不同点:

图片

防病要点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用脏手触摸脸、口、眼睛等部位。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生活用品进行清洁或消毒。

3.勤开窗通风,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适龄儿童(6月龄-5岁)可接种肠道病毒EV71灭活疫苗(手足口疫苗),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图片

3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关注度:★★★★☆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具有6个基因群,以GⅠ和GⅡ为主。具有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等特点。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感染后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成人腹泻为主,儿童呕吐为主。近期,多地有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发生,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正处于发病高峰期。

防病要点



1.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如厕后、准备食物前、进食前。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贝类;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不喝生水。

3.避免接触污染物:避免接触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清理时戴手套并及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4.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以减少病毒在室内传播的风险。

5.隔离患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图片

4

水痘

关注度:★★★☆☆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可伴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水痘的潜伏期较长(10-21天),出疹前5天(一般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易在幼托、中小学等集体单位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日常直接接触传播引起暴发疫情。

防病要点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

2.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做好日常隔离消毒,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水痘病人接触、共用物品。

图片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春季重点传染病健康提示来啦,请收藏!】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fabua.ksxb.net/quote/10295.html 
     动态      相关文章      文章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海之东岸资讯移动站 http://fabua.ksxb.net/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