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准备好迎接今天全球市场的下跌了,但没想到会如此猛。其实不少投资者对这场暴跌早有预期,当下更值得关注的是,后续市场走向会如何,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抉择。
反制快准狠,股市要变天,暴跌是过激反应还是诱敌深入,猛戳了解真相:https://weibo.com/1926571600/Pi1DBrsd9?pagetype=detail
这里面的最后部分,藏着本文的关键要点,大家务必留意 。
一,慌了吗?该怎么办?
不少人已然料到今天行情不容乐观,可心底仍抱着一丝侥幸,盼着 A 股能再度走出独立上扬的行情,可残酷走势瞬间将幻想击破 。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人本想着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便将资产分散布局,没成想所有篮子一同翻倒。
在全球大类资产中,仅有黄金表现稍显强势,其余资产均围绕「衰退交易」 预期波动。在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无论秉持看多或看空观点,有何种交易逻辑,都难以避开「衰退」的大趋势。
面对这般市场,关键在于预判后续走向,并思考应对策略。
A 股因清明节休市,较海外市场少一个交易日,今天更多是对上周四和周五市场恐慌情绪的「补跌」。
市场后续走势,主要取决于海外市场能否企稳,以及国内是否出台利好政策进行刺激。
对方加征了大量关税,国内必然考虑到这对市场的冲击。利好政策定会推出,重点在于推出的时机与实施力度。

二,下跌不意外,后市如何做?
我们清楚,恐慌情绪终究会消散,市场迟早会恢复平静。
可现实是,今日 A 股几乎全线下跌。A 股向来同跌容易同涨难,想要再度普涨,近乎不可能。
投资者最怕的是,别人持有的股票能反弹,自己的却不行。在投资市场,受禀赋效应影响,许多投资者往往只关注自己手中股票的利好消息,而忽视利空因素。
不过,解决这一难题并不复杂,关键是避免受情绪左右,准确把握影响股价涨跌的核心因素。
有人可能认为,政策消息或资金流向是股价涨跌的关键,其实不然,交易行为才是核心,尤其是主导股票定价的机构资金的交易行为。
若想洞察这一点,就需借助大数据工具。简单来讲,大数据工具能够收集、整理交易行为数据,进行保存和比对,从而分析出机构资金的动向,详情请看下图:

请大家留意图中的橙色柱体,这是我凭借十多年大数据系统所提炼出的「机构库存」数据,它能直观反映机构资金参与交易的积极性。
「机构库存」数据持续的时间越久,表明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规模越大,同时也意味着机构对该股票的前景越看好。
观察这两张图,差异十分显著。左侧股票在「机构库存」数据持续活跃阶段,短短两个月内,涨幅超 50%;而右侧股票在 「机构库存」 数据消失后,短期内便下跌了 25% 。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若无法洞察机构资金的动向,极有可能出现别人的股票涨 50%,自己的股票不但不涨,反而大幅下跌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在同一波行情里,有人盈利,有人却难以获利。要是仅依据股价走势来做判断,无疑是在赌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又有多少人有勇气去赌呢?
三,看数据说话
市场暴跌过后,若想紧跟市场节奏实现逆袭,从 A 股 5000 多只股票里,精准识别出哪些获得机构资金青睐,这一点至关重要。详情请看图:

通过这张图可以了解到,当下市场中具备「机构库存」数据的个股,数量不足 1100 家。而在这些个股里,连续多日出现「机构库存」数据的,多达 800 余家。此外,有一项变化值得大家重点关注:1 日库存数据已连续三天呈增长态势。机构资金的这一操作,释放出了什么信号?详情见下图:

插一嘴,篇幅关系,还有几个炸裂的现象,可以戳这个链接:( https://weibo.com/1926571600/Pi1DBrsd9?pagetype=detail)查看。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