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玩久了手抽搐可能是腕管综合征、肌肉劳损、电解质失衡、神经压迫或颈椎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手腕部正中神经受压所致,当长时间使用手机时,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手部麻木、刺痛和抽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6片、甲钴胺分散片等药物进行营养神经治疗。
2.肌肉劳损
肌肉劳损是指肌肉过度使用后出现的微小损伤,导致肌肉疲劳和痉挛。长时间玩手机可能导致手臂肌肉持续收缩,进而引发手部抽搐。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适当按摩手臂缓解不适症状。
3.电解质失衡
电解质失衡可能由体内钠、钾等离子浓度异常引起,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造成肌肉痉挛。玩手机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忽略身体信号,可能导致忽视排尿需求,水分潴留加剧电解质失衡。纠正电解质失衡需首先确定缺乏哪种电解质,可通过血液检测确认。轻度失衡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严重则需要医生指导下的补充电解质制剂。
4.神经压迫
神经压迫可能是由于睡姿不当引起的,如枕头过高过低或者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导致颈部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压迫到神经根而诱发疼痛感。患者可以采取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通过针灸等方式刺激穴位来放松颈部肌肉,减轻压迫感。
5.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易因不良姿势加重,使颈肩背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劳损,继而导致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血管,此时会出现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行走不稳等情况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止痛药物缓解疼痛症状。
针对长时间玩手机引起的手部抽搐,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肌电图检查,以评估神经和肌肉的功能状态。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看屏幕,以减少对颈部和手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