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经济学家看足球:世界杯让人民感觉幸福(二)
2025-09-18 18:07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在其《经济学》第10版开篇提到,“骑士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计算机的运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质上,预测不过是经济学家和计算机结合的产物。或正因如此,总有一些经济学家愿意充当巫师的角色,通过借助一些计算软件对过往的比赛结果进行分析,以预测未来结果的可能性。

在体育比赛中是否会出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情形,那些举办体育赛事的东道主是否更容易获胜?对于这样的问题,也有经济学家在探究。班诺·托尔格勒(Benno Torgler)在“国际足联世界杯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he FIFA Football World Cup)中用数据演示,在历次世界杯比赛中,东道主更有可能赢得冠军,这种“主场效应”在其他团队项目中也同样存在。托尔格勒告诫我们,不必太在意国际足联对各国足球的排名,因为这样的排名对于能否赢得世界杯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家为赢得世界杯主办权绞尽脑汁,甚至采取贿选的报道。举办世界杯的好处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如宣传和提升国家形象,增加本国产品出口,推动就业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等,这些大都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不过,举办世界杯至少还有一项不易觉察,也难以统计到的好处。两位英国经济学教授在“国民福祉与国际体育赛事”(National Well-Being and International Sports Events)一文中,就试图挖掘出举办体育比赛的潜在好处,此种好处不关注简单的财务回报,也不考虑经济增长,甚至不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考量的。他们研究的是,体育赛事对于国民幸福或公民“感觉良好(feel good)”这样的主观感受有何影响。通过对欧洲国家生活满意度的分析,两位学者测算了主办体育赛事以及本国运动员比赛成绩对于公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发现举办足球赛事比奥运会最能激发“感觉良好”的社会情绪,此刻感觉幸福的人群增多了,而本国运动员优异的比赛成绩对于幸福的影响虽然存在,但统计上已无关紧要。这项有趣的研究再次确认,足球运动在欧洲依然是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在许多人看来,足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体育比赛,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了解当今世界跨文化事件的窗口,其中掺杂着文化冲突和国际经济等多种成分,恐怕没有什么比足球更让人产生“四海一家”感觉的事物了。借助足球,人们还可以重新解释世界。在21世纪,一些优秀的职业足球团队,正在成为全球化的代理人,足球不仅为世界各国打造了交流的平台,也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业机会。

考虑到足球的重要性,以及中国近年的足球表现,我们似乎有必要在更高的角度来理解足球运动。只有让中国足球真正回归到大众,植根于最广泛的人群之中,让更多的中国人,尤其年轻的一代,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中国足球才有希望。否则,一切皆属空谈,即使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以及全球第二的经济总量。

(注:本文转自“王军--FT中文网专栏”,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原标题:经济学家看足球:世界杯让人民感觉幸福)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经济学家看足球:世界杯让人民感觉幸福(二)】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fabua.ksxb.net/quote/11324.html 
     动态      相关文章      文章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海之东岸资讯移动站 http://fabua.ksxb.net/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