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对中美贸易的边际影响减退
特朗普上届任期对中国主要发动4轮加征关税措施(301调查),其中2018年9月的第三轮清单涉及关税规模最大。此后,美 国政府针对301条款共实施了多轮关税排除清单,年化规模约600亿左右。 2018年,4项清单涉及加税商品对美出口金额约3329亿美元,2023年,所涉商品出口金额降至约1951亿美元,年均降幅 8.3%。 其中,2018-2019年降幅达25%,此后影响逐渐消退,预计2024全年相关品类出口额有望回升至2000亿美元以上。
中国出口显示出强大韧性
我国出口对关税措施显示出较大韧性。2018年特朗普采取关税措施后,我国出口受到短暂冲击后迅速反 弹,2019-2023年均出口增速7.2%,超过同期美国出口年均增速4.7%。 2023年,受全球贸易萎缩影响,我国出口出现短暂负增长。2024年随着外需复苏,出口持续反弹,1- 10月累计同比增速5.1%。
中国对美国市场依赖度有所下降
2018年贸易摩擦至今,中国对美顺差总体稳定,对美国以外经济体顺差大幅上升。对美顺差占贸易总体 顺差比例从92%降至37%。 从美国来看,尽管对华采取较大力度措施,但美国贸易总体逆差并未减显著缩减,特别是2019-2022年 呈现加速扩大趋势,表明美国加征关税以促使“制造业回流”的政策目标并未取得理想效果。
近期对美出口也有所回暖
2018-2023年,中国在美国进口中所占份额持续下滑,由22%降至14%。 2024年二季度以来,随着外需的持续修复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缓解,中国对美出口显著回暖。
中国在全球的贸易地位仍在持续上升
中国保持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地位,占全球出口的份额稳定在15%左右,大幅领先于美国的9%与德国的7%。
拓展多元化的海外市场
贸易摩擦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经济体、东盟的出口增速较高。美国占中国出口的份额从2018年的 19.2%降至2023年14.8%,与此同时,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份额从37.5%升至45.6%,对东盟出口份额 从12.8%升至15.5%。 我国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114个国家的前3大贸易伙伴,是其中6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贸易摩擦可能推动了中资企业出海进程
贸易摩擦促使中资企业加快全球布局步伐。从贸易来看,我国对墨西哥、加拿大的出口在2018年后均出现显 著攀升,表明贸易压力可能是相关企业加速出海的动力。贸易摩擦也导致部分外资制造业出现隐形外迁,中资 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也开始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转移到海外。
中资企业出海加速
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772.9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1.4%,连续12年居全球前三。 “一带一路”伙伴国家增速领先,2023年同比增长22.6%。自2018年以来,东南亚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金额最多的 区域,而在基础设施和科技领域也与中东等地区开展了深度合作。 海外并购交易额持续环比增长,TMT、先进制造和电力行业在并购中占据主导地位。
特朗普政府再度上台,仍需稳健应对贸易争端升级风险
拜登2024年对此前的关税措施进行了4年评估,并在9月针对锂电池、光伏、半导体及钢铁等品类进一步加征关税,预计 2025年相关品类关税负担上升6亿美元左右。 特朗普提议对中国所有商品征收60%的关税,对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以过去5年自中国 进口额平均值4662亿美元计算,中国商品额外关税负担将增至2800亿美元。若上述宣称落地,出口或将面临新的压力。但这一 政策取向较为极端,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冲击不容小觑,特朗普政府可能选择分步骤缓慢落地。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第二产 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脱虚向实。金融地产在GDP中占比大幅下降,工业占比有所回升。
经济发展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程度继续下降
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下降。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房地产投资在GDP中的 占比下降4.3个百分点,降幅达62%。日本1996-1999年房地产投资占比从6.3%降至5%,在2008年后进一 步降至3.4%,降幅约57%。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已从14.8%的高点降至2023年的8.8%,降幅 约为41%。
制造强国战略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制造业已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发展优势。 中国已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份额近年来稳定在30%上下,美国则保持 在15%-18%区间。
高技术产业引领制造业投资,新一轮朱格拉周期进入上升期
制造业投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新动能新优势不断聚集增强。1-9月,设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16.4%,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9.4%。 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开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蓬勃发展。
服务业新动能迅猛发展
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服务业迎来黄金发展期。2019—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 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9%、12.3%和12.0%。 服务贸易额跃居世界前列。2001—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784亿美元增长到9331亿美元(合人民币 65754亿元),贸易规模在世界各经济体中的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世界前列 。我国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生产。
九大战略新兴产业是当前的主导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知识 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先进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 产业、绿色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和海洋装备产业。
布局建设六大未来产业,孕育未来的主导产业
未来产业的定义,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 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当前未来产业的具体范围,主要是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 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
科技金融:信贷支持产业升级
金融资源在银行业高度集中,因此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体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仍然会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2024年二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26.17万家,获贷率446.8%,比去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科 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21.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3.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本 外币贷款余额16.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2.9个百分点。
科技金融:壮大耐心资本
我国风险投资的国资引导基金,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全额出资并通过国有风投公司直接投资;二是政 府委托专业投资机构运作,通过设立引导基金进行间接投资。 截至2023年,我国累计设立了2086只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约12.19万亿元。 除了政府引导基金外,市场化风投机构在支持科技企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IDG资本、红杉资本和高瓴资本等知名风 投机构,积极参与我国科技企业的早期投资和成长阶段投资,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3年末,战略性新兴 企业的PEVC融资额为1.16万亿元,同比下降11%,IPO融资规模为0.28万亿元,再融资规模为0.3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