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杭州92岁退休教师杨浩庭因心肺衰竭去世。他的女儿陆已红遵从其遗愿,捐献了他的眼角膜、脑组织和遗体,使得父亲继续成为“大体老师”。
“其实我很敬佩我爸爸,有这么一个举动。”女儿陆已红说,父亲这份遗嘱,其实已经藏了15年。
本以为只能活到50岁
结果92岁时见证了亚运会
杨浩庭老人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浙江诸暨人。那个年代,因为社会动荡、家境贫穷,杨浩庭的小姑19岁因盲肠炎早逝,父亲在42岁因肺结核去世,哥哥、姐姐、9岁的妹妹亦先后患病夭折......
人老了,爱念旧事。陆已红常听父亲说起自己小时候的事,“他说,那时候大家条件差,生了病只好求神拜佛。实际上,要治病救人只有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这些病,放到今天还会死吗?”
杨浩庭从小体弱,20多岁时就因支气管扩张,反复咳血,后来又诱发支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
“以前有医生偷偷和我说,我爸最多只能再活12年,”陆已红说,“那时候他自己对寿命也是不乐观的,想着先力争活到50岁,以后是60岁、70岁,没想到2008年看到祖国举办奥运会,又有幸见证2023年杭州亚运会。”
要说长寿,杨浩庭有自己的观点,家庭和谐、小辈孝敬、心态健康、晚年幸福。“十分重要的一点,是社会条件、医疗条件的进步。”十五年前,他在留给家人的信里这样说。
75岁时突然重视健康
30年烟瘾都戒了
女儿没想到父亲会有这个决定
2006年,杨浩庭在报纸上看到我国医学相对缺乏遗体解剖方面的教学实验。了解到捐献遗体的意义后,他下定决心要在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遗体用于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他很早就把后事安排好了。2009年的时候,为了得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他就偷偷写了遗嘱,希望我们能在他死后实现他的遗愿。”陆已红记得,从那时候起,父亲突然开始特别重视自己身体健康,“有一点小毛病,他就到医院去检查,关心饮食,抽了三十多年的烟他也戒了,还坚持打太极拳一直打到八十多岁。”
2017年,在女儿陆已红的陪伴下,杨浩庭前往西湖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组织)捐献志愿书,今后以特殊的方式重返讲台,“人死了还能做些有利于人民的事,这比直接火化更有意义。”“希望亲人们不折不扣地实现我的遗愿,我万分感激。”
“对这事儿,我是非常支持的,我母亲也没什么意见。”陆已红回忆,“也算是我对他一次新的认识,真的很敬佩我爸,没想到他会有这个决定。”
生活上简朴到近乎偏执
却一下拿出15000元资助困难学生
杨浩庭老人退休前曾在余杭区的和睦小学教语文,后来在闲林职高从事后勤工作。学生眼里的他“亲切、认真负责”,同事眼里的他“身体不太好,但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在学校里人缘很好,许多学生现在还和他保持着联系。”陆已红说。
而女儿的眼里,父亲却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简朴。“他有一两件衬衫,如果你给他买第三件,他就会翻脸、不高兴。”她说,“两三年前的时候,他和我说,不要再给他买东西,等他走了,处理起来也麻烦。”
平日里简朴的他,却热衷教育事业。2022年,90岁的杨浩庭通过电视、报纸等渠道了解到了“春风行动”。他从事教育事业数十载,深知有许多学生因家庭困难需要经济救助,便向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捐了一万五千元,资助三名学生完成学业。
说起杨老,闲林职高的一位赵老校长印象很深,闲林职高每年慰问老教师时,杨老还是十分关心学校的发展和改革,“早些年经济贫困,物资缺乏,但他千方百计为学校开源节流,保证学校正常运作。他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的,当时退休的待遇较低,但他从无怨言。”
受病痛折磨了大半辈子,杨老始终报之以歌,在自己生命的终点,为他人延续了生命的希望。
杭州日报记者 钟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