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玲 副教授
作者简介
卢红玲(1973-),女,河北吴桥人,博士研究生,河北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
引用本文
卢红玲 . 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模式优化的现实困境及纾解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26(6):67-74.
摘要
艺术硕士培养在艺术实践领域承担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是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核心力量。通过对我国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艺术硕士培养存在着培养目标同质、课程结构失衡、专业实践乏力、双导师制虚置、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地方高校须进一步突出其艺术硕士职业性、实践性特征,确立从“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螺旋式递进的“四模块”课程体系、以“项目制”为抓手,发挥多要素聚合驱动效应,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成效、打造双向互补型双导师团队、实施多主体全链条教育评价五个方面来优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
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现实困境;纾解路径
一、问题提出
高等院校是艺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责任。艺术硕士(简称MFA)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承担着艺术实践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能,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全民文化与综合素养的核心力量。艺术硕士开展十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数万名高端艺术人才,深刻改变了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评价范式[1],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学科和艺术教育的繁荣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艺术教育的高端人才相对缺乏,艺术教育培养的人才对于专业和行业的高端供给支撑不足[2]。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60.17%的受访者认为高端创意人才匮乏是文化创意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高端人才、领军人物奇缺仍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3]。同时,文化产业对从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基本上呈现出综合性、全面性、技能性的态势,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必备核心能力。
地方高校作为艺术硕士培养的主体,承担着为各地方、区域培养实践领域高层次艺术专门人才的重任。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培养方案文本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艺术硕士的培养模式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通过调研发现培养模式存在的困境,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现实依据。
二、研究现状
艺术硕士(MFA)在西方的艺术教育中一般都是最高学位或终极学位。在国外现有文献中,对艺术硕士的研究以学术论文、招生简章、人物访谈等形式介绍或研究MFA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项目介绍、申请流程等的文章居多,较少对教学方法、培养理念的理论探讨,对培养模式专门进行系统性、理论性研究的文献更不多见。
(一)国外MFA培养情况的研究
许红珍等编著的《美国MFA教育概览》是第一部从起源和发展、理念与建制、专业设置等角度对美国MFA作系统梳理和初步研究的著作[4]。其他研究多侧重于对美国高校的艺术硕士项目进行介绍和比较分析,并借鉴其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胡亮对德国柏林大学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质量监控与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5]。周畅比较了中英艺术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入学要求、授课方式等的不同,分析了两国在教育体系、社会文化环境及学生之间的差异等[6]。
(二)我国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
我国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艺术硕士培养现状及模式改革创新的整体研究。如朱艳红(2016)[7]、张晓慧(2021)[8]、袁晓东(2022)[9]等认为当前艺术硕士培养中存在着培养模式本科化、培养目标同质化、招生考试设计不合理、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不足、导师指导缺失等问题,并从招生制度、课程设置、双导师制、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与对策。二是关于课程建设的研究。刘晓东(2019)[10]、张巍(2023)[11]、白凌婷(2022)[12]等提出了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以及“艺术+科技”的课程模式改革策略与构想。三是关于艺术硕士创新能力或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孙友莲(2014)[13]、辛艺峰(2015)[14]从培养环境、课程体系、学科建设、双导师制、实践教学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艺术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或对策。四是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研究与探索。王全华(2022)[15]、孙远志(2022)[16]、刘刚田(2020)[17]等提出了“联合培养基地协同探究育人模式”、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的实践基地模式以及产学研联合、项目驱动、双导师跨学科协同育人的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五是关于双导师制的研究。吴飞(2021)[18]、王国燕(2021)[19]、杨超(2019)[20]等分析了双导师制实施不力的原因,提出了从产教融合推动、项目制引领、完善机制保障、搭建有效协作平台促进落实双导师制等建议和措施。六是关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王宜文(2020)[21]、胡亮(2019)[22]、林喆(2022)[23]、嵇凤云(2015)[24]等针对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要素及内容开展研究与探索,提出了构建从招生、培养到学位授予全过程的质量保障系统的主张与措施。
总之,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多的研究成果,但仍显现出以下问题:一是已有研究多是从培养高校自身培养经验出发,经验总结式研究较多,而对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理论支撑、价值取向、内涵定位的研究偏少,具有一定深度的学理性的研究较为缺乏;二是针对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整体性研究缺乏,多是从单个专业领域培养出发开展研究,多数研究的零散性、随意性特征比较明显;三是研究方法多采用归纳推理的质性方法,而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较少;四是对于凸显专业学位特色的模块化课程设置的研究、校企合作的路径、双导师制的建设、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等相关研究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设计的学理依据
1.对培养模式的概念研究及界定
培养模式有四种不同的观点[25]。一是方式方法说,认为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方式、方法的总和;二是过程说,认为培养模式是对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与管理;三是要素组合说,认为培养模式是由若干要素组合起来的整体或结构;四是结构过程说,认为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结构范畴和过程范畴的统一,是培养过程静态内容和动态内容的统一。本研究认为,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各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并运行的培养特定人才的结构或整体。
2.对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及界定
研究者根据对培养模式的不同理解,对其构成要素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形成了两“要素说”“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以及“五要素”等多要素说。“两要素说”包括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三要素说”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方法,或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评价三个要素。认同“四要素说” 的学者居多,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评价[26],或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25],或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27]。综合现有研究,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尽管学术界尚未有明确且统一的表述,但无论何种观点,都围绕着两个命题展开,即“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 和“怎么培养研究生”,也就是“培养目标及其实现”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
1.文本分析法
本文选取6所高校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全日制培养方案进行分析。艺术硕士教指委在2020年颁布了指导性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专业实践、毕业条件、质量考核与评价、学位授予等,既涵盖了本研究厘定的培养模式的要素范畴,也提供了各校培养方案的可比性。专业领域选择广播电视,是因为从艺术硕士设置之初就作为一个单独领域开始招生,截止目前全国已有一百多所地方高校开设了此专业。院校抽样兼顾了便利性和代表性,同时考虑设置时长、地域覆盖等因素,从开展问卷调查的12所高校中选取6所,艺术类、师范类和综合类三类院校各2所。这6所院校的培养方案都可以从中国艺术硕士网获得或从学校方面获得。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遵循目标一致性、直接可测性以及逻辑性、可接受性等原则,设立了学生问卷、导师及用人单位问卷。
(1)学生和导师调查问卷
(2)用人单位调查问卷
四、当前艺术硕士培养模式
存在的现实困圉
从培养方案文本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前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同质化:培养目标忽视院校特殊性,难以彰显特色与优势
从样本院校培养方案来看,培养目标都遵循了教指委的基本要求,都包含了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等内容,可见培养目标设定考虑到了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及职业导向。但是不同类型院校对培养目标的表述基本一致,难以体现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也难以反映不同区域人才需求的特殊性,缺乏本校发展特色。这种现象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保障艺术硕士培养质量的基本标准,但也限制了艺术专业人才多样性的发展,降低了人才培养体系应对社会变革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各培养单位的办学定位与学科特色、教学资源与条件、所处区域的人才需求情况各有不同,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应有不同的培养规格、培养方向以及业务培养要求,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核心能力、基本素质以及职业定位也应存在差异。
(二)课程结构失衡:课程体系中不同类型课程配置不合理,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需求
第一,课程体系中前沿类课程以及跨学科类课程不足。在关于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的学生问卷调查中,排名第1的问题是学科前沿类课程太少,排名第2的问题是理论课程不能指导表演、创作实践,这一问题在导师的调查中,排名第1的问题也是学科前沿类课程少,排名第2的问题是跨专业类课程较少。对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研究生的开拓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前沿类课程体现了课程的高端性及创新性,有利于开拓学科视野、了解学科领域及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新动向,引导研究生将基础知识与前沿问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课程则可以融合不同领域知识,使研究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构起更完善的知识体系,推动其跨学科进行知识探索,提高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前沿类课程与跨学科类课程的缺乏将影响到研究生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建构以及创新思维、开拓思维的培养。
第二,实务实操类课程不足,教学方式仍较传统,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仍然存在。调查显示当前实践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生学习与就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实务类、实操性质的课程较少,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还没有占据主要地位。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也显示,有75%的用人单位认为艺术硕士的课程设置完全或比较能满足就业的需要,还有25%的用人单位认为课程设置只能基本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或根本不能满足就业需要。专业学位的实践性要求课程设置与教学必须紧密围绕培养目标、满足研究生职业发展需求,应给予研究生更多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以及专业实践的机会,教学过程和方法应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展开。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情境、实操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知识转化、迁移与应用,有利于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专业实践乏力:研究生缺乏专业实践主动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
专业实践是艺术硕士培养不可或缺的关键培养环节,开展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关于专业实践的不足之处调研中,将近半数同学认为研究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足是主要的问题。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环境设施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教师指导不力等原因。在对导师的这项调查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校企合作不深入、研究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足、实践基地数量不充足。这既反映了艺术硕士本身对专业实践的重视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不够,同时也反映了培养单位和导师在组织开展专业实践过程中对研究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重视不够,未能充分调动研究生开展实践的积极性。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还显示专业实践的制度设计与内容安排以及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健全,不能满足岗位对实践能力的需要。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显示,95%的用人单位愿意招收有工作实践经历的毕业生或在本单位实习、见习过的毕业生,只有5%的用人单位愿意招收没有任何工作实践经历的毕业生。
影响专业实践效果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数量及实习实践的环境设施不能有效支撑艺术硕士实践教学需要,需要不断扩大实践平台数量,丰富专业实践组织形式。研究生毕业论文来源于行业企业实践的真题数量偏少,也反映了学校与行业、企业双方在联合培养人才、共建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方面还存在着障碍与瓶颈,产教融合缺乏有效的协同培养机制,校企之间难以进入更深层次的合作。
(四)双导师制虚置:双导师制流于形式,校内外师资资源没有形成优势叠加效应
双导师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方式。在关于双导师情况的学生问卷调查中,有双导师(本校导师和行业导师共同指导)指导的占比不到一半,仅为45.5%,只有本校导师指导的占比33.9%,有少部分为导师组指导。对导师的调查中,仅有26.42%的被调查者认为双导师制执行的很好,还有24.5%的人认为双导师制执行不太好,占到被调查人数的近四分之一。这说明双导师仍未成为艺术硕士培养的主要形式。即使配有双导师的高校,校外导师比较难以深度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培养研究生不能形成有效合力。双导师制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且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有些专业的校内导师本身既是学界专家,同时也是行业领域内的行家里手,培养单位认为没有必要再为之配备行业企业导师,更使双导师制形同虚设。
(五)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标准不规范,评价主体单一
质量考核与评价是检测、改进、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在关于艺术硕士质量评价的调查中,有 35.85%的导师认为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健全,仍需进一步完善。6所样本高校的培养方案中,仅有2 所高校对于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环节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要求等进行了明确要求。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培养过程监控与培养效果评价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还没有覆盖入学考试、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学科竞赛、艺术创作、学位论文等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评价标准不规范,体现为学科本位,偏重对学术成果、技能水平的评价,对于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不足,不能全面反映研究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由于艺术作品评价的主观性较强,培养单位往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评价标准,缺乏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结果难以横向比较,容易造成评价结果的偏颇。三是评价主体单一,大多数学校的研究生评价以导师、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参评,也较少吸纳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这种情况容易导致评价视角的局限,难以全面反映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和市场需求。
五、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
模式困境的纾解路径
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领域繁多,学科下各专业方向众多,不同专业又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应根据各自领域的学科特点,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特色及资源优势,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优化艺术硕士培养模式。
(一)构建集职业需求、实践技能与创新精神于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框架,彰显应用型特性
一是培养目标定位于优先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需求,明确规划培养对象的专业发展方向。也就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的职业适应面,明确所培养人才应具备哪些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哪个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二是要明确艺术硕士专业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逻辑,强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专业知识的体系化、实践技能的系统化与艺术创新潜力的有序挖掘。尤其艺术学科本身具有实践性、创造性的特征,培养研究生艺术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艺术创作能力,产出优秀的艺术创新成果更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三是要依据本单位教学理念、办学资源、发展特色和本地人才需求状况等,明确艺术硕士需具备的知识结构、核心能力、基本素质、职业定位等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体现与其他培养单位的办学共性和本单位办学个性的统一,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品牌,增强研究生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的竞争力。
(二)聚焦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螺旋式递进的“四模块”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的课程结构多以知识内在性质和逻辑结构来组织课程,强调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要求艺术硕士课程体系设置的逻辑起点应从职业能力培养出发,满足培养对象知识基础发展、专业能力发展和人的多样化发展的共同需要,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艺术硕士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对应职业能力的结构要素,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为基础素养课程模块、专业素养课程模块、创作实践模块、跨学科课程四大模块。
基础素养课程模块包括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与能力课程,以培养艺术硕士丰富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艺术素养。专业素养课程模块是指艺术相关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课程,帮助研究生掌握艺术不同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创作法则、审美特征以及本领域的艺术创作方法、创作技术,并能独立运用专业理论与技能开展艺术创作,分析、解决艺术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创作实践模块课程是指与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实践训练环节,将研究生置于各种形式的专业实践训练中,使研究生能够结合自身知识与技能,自觉地将艺术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系统地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课程模块是指融合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课程,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促进知识的综合化,拓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使研究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构起更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全面的观点认识世界、解决问题,重在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及艺术表现能力。
以上四个课程模块,各模块既相对独立,又有机相连,构成能力培养的螺旋式递进结构;模块内课程既有相对稳定性,又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最新的技术成果进行增减与修改,同时有利于多学科课程的综合,体现了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统一、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结合。模块内的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又分为必修和选修,既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共性标准,又照顾到了艺术不同领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差异,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全面发展需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三)以“项目制”为抓手,发挥多要素聚合驱动效应,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成效
“项目制”实践教学是一种以“行业生产” 和“职业行为”为引领,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项目制”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实现了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联动,学校与行业互补。让学生亲身参加真实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把实操性的创作项目当作专业实践训练的牵引力,让学生在项目的创作与完成中,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对理论的兴趣和知识转化的追求,拓展想象力和创新力,强化实践技能,有效提升职业意识与实践创新能力。在“项目制” 实施过程中,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的安排都应做到精心设计,精细管理。要明确实践目标、实践计划、实践形式、指导要求、考核方式、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内容,尤其是对专业实践活动的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实践目的与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考核,以实现各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艺术硕士培养单位还应充分发挥制度、平台、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聚合驱动效应,通过完善专业实践管理制度,搭建多元化的校内外实践平台,优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配备充足的实践导师或行业专家,确保专业实践活动实效。此外,要注意激发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构建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奖助体系,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艺术创作与研究,引导研究生自主投入专业实践,进而在艺术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创新导师指导模式,构建基于校企协同的双向互补型双导师团队
一是创新导师指导模式,构建多元化导师团队。艺术学科的综合性、复杂性使得艺术专业本身具有学科的交叉性与跨学科性质。通过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研究生导师团队,针对复杂课题协同指导研究生,不仅可以为研究生提供多角度的学术视野,还能促进不同领域知识的交流与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学界业界深度融合,建设一支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双导师队伍。培养单位通过软引进、项目共建、校企合作等方式,将大批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大师引入学校,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和行业资源,与校内学界导师紧密结合,构建起校内外导师合作的良好协同机制。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制度,通过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两方面的激励措施,调动校内外导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履行导师职责。此外,尤其要加强与深化研究生与校外导师之间、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校外导师要深度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课程设置、专业实践、作品创作、项目制作等环节,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帮助学校审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评价标准,推动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有效衔接。此外,校内外导师联合成立课题组、项目组共同开展课题申报与项目创作、探索“导师组”等多导师指导形式等方法,将学术优势与行业优势有机结合并发挥到最大化。
(五)兼顾规范性和特殊性,实施多主体全链条质量评价
艺术硕士的质量评价,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利用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艺术硕士的培养过程以及预期的培养效果进行价值评定。质量评价既要注意制度规范,又要体现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既要注意对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创作等全链条培养的监控与考核,又要注意发动多个培养主体积极参与培养过程与培养成效的评价。
第一,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与专业实践考核机制。对培养过程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主要包括对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的价值评定。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专业实践以及作品创作的相关考核评价标准与制度,考核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努力将职业标准与专业标准有效衔接。同时艺术硕士领域多元,课程与实践形式多样,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也应是多元的、灵活的,要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意见,同时引进更多的社会评价和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指导与考核,把培养过程中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艺术作品的创作、专业竞赛的成果等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此构建起多主体参与、定性定量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
往期推荐
【教育史专栏】【美国大学校长研究专题】於 荣 | 从集权到协商:克尔的大学分权管理思想
【教育史专栏】【美国大学校长研究专题】 张斌贤 刘春华|引领哈佛大学走向现代化——埃利奥特大学治理体系改革的思想与实践
【本期关注】【教育家精神研究专题】孙 杰|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实践智慧——以好教师与好学生为原型的考察
【本期关注】【教育家精神研究专题】卢晓中 杨新宇 | 教育家精神的形成机理及践行路向
投稿须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设有“教育史专栏”“高等教育”“比较教育”“教师与教师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栏目。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AMI 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教育史专栏”是教育部名栏。为方便作者投稿,投稿须知如下:
一、篇名
篇名应简明、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作者署名与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一位作者只标一个工作单位(二级单位原则上只标一个);若该作者有多个工作单位,其他的单位在作者简介中予以说明。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署名作者原则上不超过两个。
三、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与作者简介
需标明收稿日期,置于文章首页地脚。
来稿若属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项目,须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何种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批号。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已获得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学位,正在攻读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研究生。
四、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主要观点的摘写,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须用高度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全文的主要信息,忌用“本文介绍了”“作者认为” 等用语。摘要一般300-400字。关键词是能够体现论文主要内容的标识性词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以便于检索,忌用一般性的词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之间用分号隔开。
五、正文
正文中的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一般写法为一、(一)、1、(1)、1),不宜用圈码(如①、②等)。引语与结语不加序号。
来稿不少于12 000字,选题必须具有前沿性,采用文献具有原始性及翔实性,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论证过程合理、结论具有创新性。学术规范,文稿完整,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必须有相关学术史的评述。凡在文章的任何部分,没有出现任何相关的学术史的内容,一概不予刊发。
用字须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
六、注释
注释置于正文之后,主要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难以按参考文献格式规范的典籍,亦可归入注释部分。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少于15个,须采用原始资料,杜绝使用二手资料。著录须遵循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中国古代或外国文献的著者须标明其朝代或国籍,置于方括号内。凡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须使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权威版本。
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其标识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相关规定执行,标注发布时间及引用时间。
八、本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焦点问题提倡做专题研究,对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的文稿,优稿优酬。
九、本刊实行三审制,取稿标准重在学术建树。
十、作者应遵守学术规范,查重率不高于10%,凡发现载文有学术不端行为者,5年内本刊不受理该作者任何稿件。
十一、来稿需提供详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信息。作者须确认稿件系首次刊发,承诺该稿在刊发前不再送交其他刊物发表,并寄交电子文稿(word格式)。
十二、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行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如经作者同意也可对内容作必要的修改,这种修改以不歪曲原作主要观点为准则。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修改,请务必在来稿中说明。所刊文章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十三、来稿刊发后如被国家级或国内外知名文摘刊物转载、摘录、复印,或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请作者告知本刊责任编辑。
十四、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寄出2个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的,可另行处理。
十五、论文一经我刊录用即表示全体作者同意将论文整体及相关附件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著作财产权许可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使用,编辑部有权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使用:1.包括但不限于以各种已知或将来可能出现的形态、格式和介质,如光盘、磁盘和网络等形式,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广播或其他传播方式使用许可内容;2.翻译、改编、汇编该论文,以及利用该论文的图表,摘要或任何部分衍生其他作品;3.除本刊自行使用外,本刊有权许可第三方平台(含中国知网)等行使上述权利。
十六、论文录用后,本刊向作者一次性支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核准的稿酬(含转许可费)
版权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刊声明●
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也从未委托过任何人或组织代为收费组稿。如有个人或组织假借我刊名义收费,均属诈骗行为,须承担法律责任。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投稿邮箱:
教育史 高等教育:gaoxiaoli67@163.com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fenglin@hebtu.edu.cn
教师与教师教育:fenglin@hebtu.edu.cn
国际与比较教育:jianghuili0512@163.com
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sunbin198866@163.com
教育史 教育经济与管理:sunbin198866@163.com
教育法治 教育理论:longman2005@outlook.com
三、电话咨询:
教育科学版:0311-80786366
编辑部办公室:0311-80786360
审核:谷更有、孙秀昌、高小立、姜惠莉、孙斌、冯琳、孙武、李阳、寇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