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2004年,张纯如在车内饮弹自尽,丈夫亲吻额头告别,满脸凄然
2025-01-11 23:4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04年11月,在美国加州的一个隐秘角落里,一位路人在路边停靠的汽车里发现了一名失去生命迹象的女性。

毕竟她的作品一直是大受好评,本来前途大好的她为何会选择这种离开的方式,在36岁这样的大好年华饮弹自尽?

1968年,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医院,她的祖父张迺藩曾任蒋介石侍从室处长。

父亲张绍进还是台大物理系甲组的状元,她的大姨张菱舲是台湾知名的小说家。

大学期间,张纯如从计算机专业转到新闻系,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也自此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

毕业以后,张纯如顺利进入了芝加哥论坛报成为了一名记者,开始用笔触记录世界。

但有的人注定就是要轰轰烈烈的,张纯如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1994年,她在偶然的一次展览中看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史料,这次展览让她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之中。

于是张纯如决定要让世界知道这段历史真相,要揭露日本人的真面目。

怀揣着这样的决心,张纯如展开了南京大屠杀资料的收集,她在耶鲁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有关约翰・拉贝的一些资料。

还有一封拉贝写给希特勒的信,上面表达了对日军暴行的不满,读完这些,她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

张纯如来到了南京,开始走访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听他们亲口讲述那血淋淋的真相。

收集到大量的史料事实之后,张纯如开始进行创作,从1994年到1997年整整三年,张纯如将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这本书里面。

1997年,《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英文版面世。

这不仅是让更多人看到了当年南京的真相,更打破了日本人过去掩盖历史的企图。

然而这本书的创作却是经历了艰难险阻的,在创作过程中,每一次走进这段历史,张纯如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样的遭遇让我们如何能忘记,如何不憎恨,然而日本人为了掩盖这段历史,竟然篡改历史教科书,简直是厚颜无耻!

日本的领导人更是公开宣称,没有文件依据能证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存在。

日本人依靠这样的手段让他国人民对南京大屠杀的手段一无所知,历史的遭遇如何不让我们心痛,日本的罪行又如何不让我们憎恨?

内容图片

国人这样的悲惨遭遇让张纯如时常做噩梦,再加上为了尽快赶出这本书,张纯如每天近乎工作10小时,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让她患上了抑郁症。

这本书出版之后,张纯如在1年半的时间里走访了美国65个城市,举办签售会进行演讲,在她的影响下,这段历史的真相彻底被揭露。

书籍的出版是十分不容易的,张纯如初稿撰写完之后,她就有收到恐吓信息,禁止她出版这本书。

内容图片

书籍出版后,张纯如果不其然受到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和骚扰,他们对张纯如进行辱骂,还不断给她寄威胁信件,甚至有信件中还附有子弹。

在这样的精神压力下,张纯如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之中,她不得不频繁地搬家,更换电话号码,试图躲避这些威胁。

然而这些日本的右翼势力就像影子一样跟着她,怎么甩都甩不掉。

而且《南京大屠杀》出版在引起广泛的关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需要担起的责任和挑战。

内容图片

她需要不断地参加各种活动,进行演讲和宣传,才能将这段历史更深的刻在众人的记忆中。

再加上当时她的儿子有患自闭症的可能,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认为自己忽略了儿子的成长。

在多重压力之下,张纯如的抑郁症更加严重,除了经常做噩梦,体重也是骤降,头发大把地掉。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将自己的白色轿车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后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内容图片

当时官方给出的死因是自杀,但自杀的背后凶手其实是这些日本的右翼势力。

在多年之后张纯如被曝光的遗书中有写到:“自己曾多次感到崩溃,甚至觉得无法再继续生活下去,让她感到抑郁的就是因为日本右翼势力的逼迫。”

她用生命揭开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却也被这段历史的沉重和日本右翼的恶意所压垮。

内容图片

在她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丈夫布雷特强忍悲痛,俯下身子亲吻着爱妻,满脸凄然,不舍告别。

张纯如用她的一生和死亡提醒着我们:别忘记今天的和平是浸润着同胞们的鲜血,别忘记同胞的遭遇,别忘记日本人的作为。

每每读到这本书这段历史这个故事,我都不禁留下眼泪,跟着张纯如走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是一次次目睹当年南京人民身陷炼狱的遭遇。

内容图片

我们敬佩张纯如的勇气,更应该感谢她的坚持,正如臧克家说过的“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她还活在《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厚重书页间,活在无数后来者捍卫历史真相的热血里,活在不止我们还有往后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记忆里。

她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段暗无天日、惨绝人寰的历史,从故纸堆与幸存者零散记忆里打捞出来,赤裸裸地展现在全球目光之下。

曾经被刻意忽视、歪曲的史实,因为她才有了不容辩驳的真相之力,书页开合间,30万冤魂才有了申诉的出口。

内容图片

今年是张纯如离开的第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我们应该致敬伟大的张纯如,但同样应该牢记这段历史,即使真相无比沉重,都应该被世人所记住。

忘记大屠杀,才是第二次屠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

《2004年,张纯如在车内饮弹自尽,丈夫亲吻额头告别,满脸凄然》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2004年,张纯如在车内饮弹自尽,丈夫亲吻额头告别,满脸凄然】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fabua.ksxb.net/quote/7169.html 
     动态      相关文章      文章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海之东岸资讯移动站 http://fabua.ksxb.net/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