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但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毕擎提醒,4英寸大小的手机更符合女性手掌宽度。 近一个多月来,毕主任已经接诊了20多例因为手掌和手机尺寸严重不符,引发腕管综合征和腱鞘炎的病例。
毕擎介绍, 最近发现病人里,多了一个以前很少见的群体:她们大多为年轻女性,症状多为左手无力,大拇指到无名指指尖麻木,握不住东西,大拇指活动时肌腱会痛等。而且,复发率很高。
按以往经验,引起这类症状的往往是因为颈椎病,或是工作中过度用手(如打字等),可这些女性基本不存在这些问题。
据一名年轻女性说,自从换了iPhone6 Plus半年后,开始出现指尖麻木的症状,拇指也很不灵活,握不住东西,开车时握着方向盘都有吃力的感觉。一趟车开下来,需要用右手按摩左手拇指、食指和腕部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后来连接听手机也变得困难,超过一两分钟,就会觉得拇指和食指把持不住手机,腕部、前臂掌侧出现酸痛,得换右手拿着。而且,因为左手手指麻木无力,她已经好几次不自觉地把手机掉到地上了。
据了解,这位患者的手很娇小,然而她的手机是iPhone6 Plus。她原来用过iPhone4、iPhone5,半年前换了iPhone6 Plus。手机每天不离手的,除了打电话,平时没事的时候,就用手机上网、发微信、发微博、玩游戏,算算每天至少有三四个小时是花在手机上。睡觉前躺在床上,也要玩手机玩到感觉累为止。她玩手机的姿势,一般是左手握着它,右手在屏幕上点点划划。
鉴此,基本上已经可以肯定,该女士左手的毛病,就是长期握着尺寸不合适又重的大屏幕手机造成的,病名叫腕管综合征和腱鞘炎。毕主任让患者左手戴上支具,制动了2周。之后换回原来的iPhone5。果然,她的左手逐渐恢复正常。”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手有两个最主要的位置:一个是休息位,即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姿势,我们睡着时手自然呈现的状态,就是休息位。越接近休息位的手部,工作对手的劳损、影响相对越小。第二个位置叫功能位。此时,手根据不同需要,能够很快做不同动作,如张手、握拳、捏物等,但做这些动作有限度,腕关节背伸约在20~25度。长时间保持或超越这个位置的活动就会引起手部、腕部的疲劳,出现腕管内腱周滑膜增生和纤维化、腕管容积减小、正中神经卡压,从而引发手麻、无力等症状。而手部长时间的疲劳也会出现相应手指肌腱腱鞘炎,引起疼痛。
手小的人如果一直单手握着大屏幕手机,她的拇指必须长时间保持外展张开的姿势,整个手掌也都保持在超越功能位的位置上,短时间内没有感觉,时间长了就会因此引起手及腕部的劳损。
以前玩电脑的多,患“鼠标手”的人也多;现在玩手机的多了,应运而生了“手机手”。选择合适的手机宽度,是预防“手机手”的最好办法。
手机宽度应该不要超过虎口到食指中节的距离。男性的手掌相对较大,选择大屏幕手机问题不大。大部分女性手掌较小,较适合的还是3.5~4英寸的手机。但现实是,大屏手机更受年轻女孩青睐。
还有一点要注意,不要用一只手、长时间、同一姿势握着手机。可以稍微变化一下,一会儿握着,一会儿捏着,一会儿放到桌子上,这样会减轻手的疲劳感。
患了“手机手”,起码需要两周制动治疗。病情轻的,可用支具制动,一般要固定两周。还需局部用药,或打封闭。病情严重的,还需考虑手术治疗,做腕管松解手术。症状缓解之后,如果继续使用不合适的手机,还会复发。而且复发次数越多,病情会越严重。(浙江省人民医院宋黎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