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北宋之名士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其画艺超群,名震四海。今余得观其所作《五马图》,不禁为之倾倒,愿略陈管见,以飨同好。
夫《》者,绢本墨笔之杰作也。图中共绘骏马五匹,各由一名奚官牵引,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此五马者,皆西域进贡之名驹也,毛色斑斓,体格健壮,虽静默于图,而神骏之气犹存。观此五马,如临其境,闻其嘶鸣,见其奔腾,诚为画中之精品也。
运笔之妙,实乃神来之笔。其以白描之法绘此五马,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墨色浓淡相宜,层次分明。马之骨骼肌肉,皆以线条勾勒而出,虽无色彩渲染,而形神兼备,跃然纸上。奚官之形象,亦栩栩如生,服饰装束,各具特色,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装扮,神情各异,惟妙惟肖。李公麟之画艺,诚为天下所罕见也。
构图之巧,亦为此图之一大特色。五马分列于图,或静立,或缓步,或昂首,或低头,皆各得其所。奚官或牵马前行,或驻足凝视,与马之姿态相呼应,形成一幅和谐之画面。图之空白处,则似云雾缭绕,给人以无限遐想。此构图之妙,实乃匠心独运,非有高超之艺术修养,不能为也。
且夫此五马者,皆有名有姓,来历非凡。前四匹之马名、进贡时间、产地、年岁、尺寸,皆由北宋笺题于后,详述无遗。首匹为“凤头骢”,来自阗国,八岁,五尺四寸;次匹为“锦膊骢”,来自董毡,同岁,四尺六寸;三匹为“好头赤”,来自秦地,九岁,四尺六寸;四匹为“照夜白”,进贡时间未详,通体白色,如夜中之明灯。第五匹则无笺题,然观其形貌,亦非凡马可比,或即为“满川花”也。此五马之来历,皆载于史册,而李公麟能绘之于图,诚为画史之佳话也。
夫李公麟之作《五马图》,非徒以画马为能事也。其画中所寓之意,深邃而广博。五马者,乃西域进贡之名驹也,象征着北宋与西域之交流与融合。奚官之形象,则体现了北宋时期各民族之和谐共处。此图之作,实乃李公麟对北宋盛世之赞美与讴歌也。
且夫李公麟之画艺,非一日之功也。其自幼知识渊博,好古善鉴,多识奇字,长于诗文,行楷书有晋人风。于绘画一道,更是勤学不辍,广泛学习前辈画家、、陆探微、韩幹等人之画作,得其大成又大胆创新,突破前人束缚自成一家。其画人物、道释、山水、花鸟、走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而《五马图》之作,实乃其画艺之巅峰也。
今余得观此《五马图》,不禁为李公麟之才华所折服。其画艺之高超,构图之巧妙,寓意之深邃,皆令人叹为观止。此图之作,实乃北宋艺术之瑰宝也。愿此图永传后世,为世人所珍视与传承。而吾辈后学,亦当以李公麟为榜样,努力学习书画艺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