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智能手机不再只是一部通讯工具,更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终端,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可能导致手机内重要信息数据被窃取,还有可能变成移动“窃听器”,持续录制并向外传输周边声音或图像。使用智能手机,需增强安全意识,就算是关机后也要避免带入涉密场所,以免造成失泄密隐患。

手机失泄密风险隐患层出不穷
1、手机在通话状态下失泄密
风险隐患分析:手机通信传输系统是开放的无线通信系统,通信信号是在空中传输的,只要有相应技术设备,就可以截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的通话信息。同时,手机可以与互联网无线连接,所以在手机通话中谈论涉密内容或用手机发送涉密信息,很容易造成泄密。

2、手机在待机状态下失泄密
风险隐患分析:在待机状态下,手机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交换并产生电磁频谱,很容易利用侦查技术发现、识别、监视和跟踪目标,并且能对目标进行定位,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一些手机具有隐蔽通话功能,可以在不振铃,也没有任何显示的情况下由待机状态转变为通话状态,从而将周围的声音传递出去。

3、手机在关机状态下失泄密
风险隐患分析:手机在关机状态下失泄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用者关闭手机,持有特殊仪器的人员,仍可遥控打开手机端的话筒,窃听话筒有限范围内的任何谈话。另一种是有的手机在芯片中植入了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接收装置。这种手机虽然没有开机或不是待机状态,但只要有电池,手机上的接收装置就能将其有效范围内的话音信息接收到,并发送出去。
.jpg)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原标题:《【保密常识】为什么手机关机后也不能带入涉密场所》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保密常识】为什么手机关机后也不能带入涉密场所手机窃听器「【保密常识】为什么手机关机后也不能带入涉密场所」】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fabua.ksxb.net/quote/9129.html
动态
相关文章
文章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栏目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海之东岸资讯移动站 http://fabua.ksxb.net/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