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战争朝鲜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入朝作战
中国人民邮政 纪19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 1952
4-1 志愿军出国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日19日开始跨过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开赴前线。入朝部队共6个军,后又不断增加,最多时达到19个军,134万余人。
中国人民邮政 纪19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 1952
4-2 支援前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后,中国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刚刚获得解放的老百姓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军队作战。
中国邮政 2020-24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
该套邮票采用平面设计手法,以金色、红色和暖灰色为主色调,画面构图简洁大气、表现场景恢弘庄重。邮票图案以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形象为主体,结合70、和平鸽和橄榄枝的组合设计,寓意铭记历史、保家卫国、维护和平;背景画面背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和英勇作战的场景,进一步突出邮票主题。
丹东“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邮资机宣传戳 2020
4-1
丹东“抗美援朝之跨过鸭绿江”邮资机宣传戳 2022
3-1 鸭绿江断桥
鸭绿江断桥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江岸路鸭绿江畔,为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由日鲜朝本总督府铁道局所建,1911年10月竣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鸭绿江第一座大桥和旁边的双轨铁路桥,共同承担起了志愿军过江,军需物资供应,以及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任务,也成为连接中朝两国的交通生命线。1950年11月8日,美空军首次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同年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军用轰炸机34架,再次轰炸大桥,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直至1951年2月,经过狂轰滥炸的大桥最终被炸毁,成为废桥,中方所剩4孔残桥保留至今。
丹东“抗美援朝之跨过鸭绿江”邮资机宣传戳 2022
3-2 鸭绿江浮桥
浮桥遗址,距鸭绿江断桥大约有五公里的燕窝碛江面上,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和运送作战物资的重要通道。为了保证志愿军顺利入朝作战,并保证支前物资迅速及时运到朝鲜前线,志愿军工程兵某部选择这段江面上有浅滩和小岛地方,临时搭建起一座木结构列柱桥。桥建的很低,落潮时稍高出水面,涨潮时则没于水中,有较强的隐蔽性。整个战争期间,虽然也遭受过美国飞机的轰炸,但都得到及时修复。所以,除大批部队由此过江外,支前队伍和物资也多由此桥进入朝鲜前线。人们所熟悉的《跨过鸭绿江》的历史照片,就是当时随军的战地记者在这一过江地点拍摄的。
丹东“抗美援朝之跨过鸭绿江”邮资机宣传戳 2022
3-3 下河口公路断桥
下河口公路断桥遗址,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鸭绿江上。始建于1942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所建。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7师和第40军118师从这里秘密过江,开赴朝鲜前线。此后通过该桥的还有
第3兵团、第20兵团和第23兵团的部分兵力。1951年11月中旬,美军大批B-29飞机飞临河口桥上空,投下大量炸弹和定时炸弹。虽然沿江防空部队奋力反击,仍没有保住这座桥。桥的中间9孔长约200米被炸断,桥面落入水中,以至无法修复。现中国岸边尚存9孔,朝鲜岸边尚存5孔,水中有三座桥墩尚存。
殊死较量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局变化急剧。
从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中国人民邮政 纪19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 1952
4-3 涉江追击
表现志愿军在战斗中追击敌人。
中国人民邮政 纪19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 1952
4-4 胜利会师
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会师后的情景。
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40周年 1990
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50周年 2000
小全张
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0周年 2010
小全张
小全张由6枚邮票组成,画面分别为中国领导人开会讨论赴朝参战、彭德怀率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雕塑、中国国旗及勋章、朝鲜国旗及勋章、中朝两国军队并肩战斗和少年儿童怀抱和平鸽的“我们热爱和平”宣传画。
丹东“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邮资机宣传戳 2020
4-2
丹东“抗美援朝之冰雪长津湖”邮资机宣传戳 2021
4-2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战争朝鲜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勇挫敌锋
美国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971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联合国军”首任总司令。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1月8日,经过三次战役,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麦克阿瑟率领的“联合国军”由鸭绿江边击退回三八线附近。1951年4月,麦克阿瑟被撤职。
韩国 战争朝鲜人物 2015
10-6 范佛里特
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James Alward Van Fleet,1892——1992),美国陆军上将,1951年在战争朝鲜中任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在上甘岭战役期间,范佛里特指挥“联合国军”在43天内向上甘岭发射190万余发炮弹,使得阵地山峰被炸低,土层被炸松1至2米,表面工事更是被全部摧毁。然而,巨量的弹药消耗却未能给范佛里特和美军带来胜利。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韩国 战争朝鲜人物 2015
10-7 詹姆斯·鲍尔·卡恩
詹姆斯·鲍尔·卡恩(James Power Carne),英国陆军中校。1950年11月3日,战争朝鲜爆发后,他指挥的格洛斯特团第1营(“英国陆军双徽营”)随英军29旅抵达朝鲜。1951年临津江战役被中国志愿军以优势兵力击溃并遭到歼灭,此战中,共有59名英军阵亡,包括卡恩中校在内的526人被俘。
美国 战争朝鲜退伍军人 1985
邮票的设计原型为1950年11月长津湖战役后行军的陆战一师。
美国 战争朝鲜退伍军人 2003
邮票的设计原型为华盛顿战争朝鲜纪念园区内的美国军人雕塑群,雕塑分散在一片开阔地上,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复杂。
英雄赞歌
朝鲜 黄继光(1931-1952)诞生65周年 1996
黄继光(1931-1952),四川省中江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在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时,黄继光用胸膛堵住疯狂扫射的敌机枪眼英勇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朝鲜 邱少云 1997
邱少云(1926-1952),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党共中员。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87团9连战士。1952年10月中旬,在抗美援朝一次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一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朝鲜 彭德怀(1898-1974)诞生100周年1998
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彭德怀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彭德怀“朝鲜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胜利凯旋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国人民邮政 纪57 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 1958
3-1 并肩作战
中国人民邮政 纪57 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 1958
3-2 依依惜别
中国人民邮政 纪57 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 1958
3-3 凯旋归来
1958年3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大规模撤军,至10月26日,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凯旋归国。
本套邮票共3枚。邮票展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时的情景。3枚邮票右上角都有两只展翅飞翔的白色和平鸽,寓意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关注和向往。3-1为“并肩作战”,画面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战士的半身像。3-2为“依依惜别”,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和朝鲜老百姓难舍难分的情景。3-3为“凯旋归来”,画面是中国儿童手捧鲜花欢迎志愿军战士的情景。在中国,志愿军战士曾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 1958
丹东“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邮资机宣传戳 2020
4-3
中国邮政 2021-16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6 抗美援朝
跨过鸭绿江、凯旋门、和平鸽、橄榄枝。
中国邮政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5 抗美援朝纪念馆 2008
丹东“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邮资机宣传戳 2020
4-4 抗美援朝纪念馆
中朝友谊
朝鲜 中朝友谊 1952-1957
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0周年 1960
2-1
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50周年 2000
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0周年 2010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团结战斗的伟大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0周年 1960
2-2
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40周年 1990
小型张 中朝友谊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