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k4wuzz

http://fabua.ksxb.net/comk4wuzz/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女士
  • 电话:13153801287
1988年,84岁的邓颖超赏花想到周恩来,落泪:春天到了,百花竞放
发布时间:2025-01-11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一天,周恩来在与侄女谈论家庭伦理时,曾用自己和邓颖超的往事举例:

“我从选择献身革命的时候,就考虑过一个问题,革命者的终身伴侣,必须也能一辈子从事革命。所以,我必须选择一个能够受得住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人作为伴侣。后来,我就选择了你们的七妈。”

对于他们的爱情,邓颖超也回忆说:“

你的侄辈让你讲我的恋爱故事,你曾说,和我在一起是因为看到我能坚持革命。其实,我也看到你这一点。所以,我们之间,没有谁计较对方的相貌,也没有谁计较对方的性格……

我与你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

如同他们说的那样,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爱情是朴素的,真挚的,热烈的。

1919年,周恩来和邓颖超相识,当时正值五四运动时期,邓颖超一边读书,一边参加了一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伍。

与此同时,周恩来刚从日本留学归来,正担任着《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主编,报纸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影响很大。

随着爱国运动的不断深入,周恩来、邓颖超、马骏等20名男女青年成立了“觉悟社”,是当时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核心组织。

周恩来和邓颖超都是志趣相投的男女青年,但他们丝毫没有心思去顾及个人感情。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邓颖超在后来有这样一段深情的表述:

“你和我本来互不相识,姓名也不知道。1919年,我们国家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我们在这次运动高潮中相见,彼此留下了印象,那是很淡淡的印象。我们这批比较进步的学生在运动中组织了‘觉悟社’,于是,我们开始了比较多的接触……我那时听说你主张独身主义,还天真的觉得我们大家能帮助你实现这个愿望……而我那时对婚姻抱着一种悲观厌恶的想法:在那个年代,一个妇女结了婚,她的一生就完了……这样,我们之间的相处是非常自然的,没有任何的目的,只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斗争,发扬爱国主义,追求进步……那时,我们之间建立的友情,是非常纯正的。”

1920年,周恩来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来到法国,邓颖超和觉悟社的其他社友则留在国内。虽然相隔万里,但社友们的通信没有停止。

国内的社友们都曾收到过来自周恩来的书信,但邓颖超收到的却是最多、最频繁的。

对此,邓颖超后来回忆说:

“我不曾想到,在我们分别以后,在欧亚两个大陆上,我们竟在通信之间,慢慢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增进了感情……一直到你在来信中,你明确地提出了对我的要求,要求从友谊发展到相爱。那时,我在意了。后来经过考虑,我们就订约了。”

就这样,出于对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共同信仰和决心,周恩来和邓颖超终于从革命情谊,发展为革命伴侣的关系。

1924年7月,周恩来从国外回国,落地在广州,并担任了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然而,周恩来回国以后,邓颖超仍在天津工作。虽然他们此前已经在书信来往中定情,但周恩来归国已经一年,两人却始终不曾有机会见面。

1925年1月,高君宇受周恩来的委托,带给邓颖超一封信,成为他们之间的“红娘”。邓颖超同意了与周恩来的婚事,有些不好意思地对高君宇说:“

谢谢你做我们的媒人

”。

7月,邓颖超因为工作原因要调到广州。那时,周恩来工作实在太忙,无法抽出时间去接邓颖超,只好托人带着一张她的相片去码头接人。

然而,仅凭一张照片就想找到人就像是大海捞针,再加上邓颖超不知道周恩来的这个计划,邓颖超没找到周恩来。于是,邓颖超按着地址找到周恩来的住处,成为了他的新娘。

就这样,在广州一间非常简朴的房子里,周恩来和邓颖超结成了一对同心同德的革命伴侣。

1970年,邓颖超赠送给挚友韩宗琦一张照片,照片中,她和周恩来站在西花厅的院子里,背后是一树树盛开的海棠花,海棠,是周恩来最喜爱的花。

在这张照片背后,邓颖超亲笔写下三

个特殊年份:1919年,1925年,1970年。

其中的1925年,便是她和周恩来在广州结婚的年份。

有一次,周恩来同周秉德说起和邓颖超的爱情故事,说到“你们的七妈”时,邓颖超在一旁插话道:“

怪不得那会儿突然连连收到你的信呢!

接着,邓颖超也接着周恩来的话嘱咐起来:“你们的婚姻,恋爱,就应该自己决定,但不要一见倾心就定了终身,必须了解全面之后再确定关系,这样才能结成一段美满的姻缘。”

周恩来和邓颖超结为革命伴侣后,他们之间可以说是聚少离多。

结婚一年之后,周恩来便去了上海,并在1927年领导了当时震惊中外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因为秘密工作的原因,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收不到对方消息。

邓颖超在周恩来离开时已经怀有身孕,后来因为难产住院。面对国民党右派对革命者的镇压,多亏我党同志的帮助,邓颖超才辗转来到上海,用周恩来的化名登报寻找丈夫。

周恩来看到消息后,马上派人接走了邓颖超和她的母亲。在一起没多长时间,周恩来又先后去了武汉、武昌等地。对周恩来和邓颖超来说,别离在当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后来,在长征途中,周恩来和邓颖超被分别编在不同的队伍里。途中,邓颖超因为肺病呕血,两人得以短暂相聚。后来,周恩来在过草地时发高烧昏迷不醒,才将邓颖超接来自己身边。

1939年夏天,周恩来在延安时由于乘马受惊跌了下来,摔在路边的石头上,右臂摔坏了,但延安当时的医疗设备十分简陋,周恩来没能及时得到最好的医治。

后来,党中央经过讨论决定,送周恩来到苏联就医。因为担心在重庆的邓颖超心急,周恩来用左手给她写了一封亲笔信。看过信后,邓颖超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延安,陪周恩来去了苏联。

“红叶一片,寄上想念”

在延安的时候,周恩来与陈毅、李富春散步来到杨家岭后沟,突然,一群女孩朝他们围了过来,大家叽叽喳喳地问周恩来:“周副主席,延安的同志们都知道您和小超大姐是模范夫妻,您跟我们说说,你们之间是怎样相爱的?”

看着大家好奇的眼神,周恩来笑了笑,饶有风趣地说道:“

我还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好多同志都配上对了。我啊,就扳了指头算,算啊算,然后就算到了你们的小超大姐

。”

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结合是令人羡慕的,但他们在革命岁月中也经历了许多的分离。

1947年,在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山东两翼的背景下,周恩来转战陕北,在戎马倥偬的间隙中给邓颖超写去一封信,表达着自己独特的思念:

“今天是八月中秋,日近黄昏,月已东升,坐在一排窑洞中的我,正好修写家书寄远人……对月怀人,不知滹沱河畔有无月色可览,有无人在感想?……”

邓颖超对周恩来的思念一样浓烈,但在伟大的革命事业面前,她觉得什么都是值得的。

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周恩来与邓颖超依旧不能做到朝夕相处。邓颖超身体不好,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两个人的作息时间也不一致。

那时,每逢邓颖超休息,而周恩来要到卧室去的时候,生怕弄出声音惊醒了邓颖超,总是蹑手蹑脚。如果哪天工作实在太忙,不能见到邓颖超,周恩来总会让警卫员去告诉一声。

作为一国总理,周恩来每天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劳心费力,难免有些事顾及不到。

1951年3月,邓颖超因为身体不适来到杭州疗养,给周恩来写信分享了杭州西湖的美景。但周恩来因为太忙没能及时回信,便将自己的行为定为懒罪:“

西子湖边飞来红叶,竟未能迅速回报,有负你的雅意。忙不能做借口,这次也未能忘怀,只是懒罪该打。

邓颖超理解自己的丈夫,自然不会有所责备,还将丈夫的回信称作是“不像情书的情书”,并风趣地说“回报虽迟,知罪免打”。

周恩来工作繁忙,有时对于在病中的邓颖超,他在想念之下也只能说:“

忙人想病人,总不及病人念忙人的次数多,但想念谁深切,则自待后证了。

为了革命事业,周恩来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以身试险,而邓颖超总是他行动的坚强后盾。

1954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日内瓦会议。那时,西花厅庭院里的海棠花刚好盛开,邓颖超赶紧压了一枝,连同原来压好的一片红叶,一同装在信封里。

周恩来喜欢海棠花,邓颖超也喜欢,便经过鸿雁送到日内瓦。在寄送红叶的信中,邓颖超这样写道:

“红叶一片,寄上想念”

,以此表达自己对爱人真挚的思念之情。

为回报亲人的问候,周恩来也托人带回了压制好的日内瓦出名的芍药花。

后来,这两种来自不同地方的花和叶,被装在了一个镜框里进行保存,并成为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似海深情的永久见证。

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事件发生以后,周恩来坚持出席了万隆会议;1957年,匈牙利事件时,周恩来访问了匈牙利。邓颖超理解丈夫的工作,在给周恩来的信中这样说道:

“请你放心,我不会因为这些致引起我的悬念不安。虽然偶一念及,亦难禁忐忑,但一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我们正从事着前人从未做过的光辉伟大的事业,则就忘我而处之泰然了。何况还有30多年的经历和考验哩!”

1976年1月8日,人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了,举国哀恸,全球悼念。在与相伴了半个多世纪的亲人诀别的时候,邓颖超的心都快碎了,长期积压在心底的哀伤使她忍不住痛哭失声。

那天,邓颖超手捧着最纯洁的鲜花,将它祭献于心上人的灵前。她用周恩来生前对她的爱称,献上了用鲜花扎成的花圈,花圈的挽带上面写着:

悼念周恩来战友——小超哀献

早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已经考虑到中国地少人多的现状,曾倡导将土葬改为火葬,并与邓颖超相约,身后连骨灰也不保留。

除了严格要求自己,周恩来还问妻子:“这一点我做得到,不知你能不能做到?”

邓颖超笑着告诉丈夫:“你能做到的事,我为什么做不到?”

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遵照她生前遗愿,将爱人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

1988年4月,中南海西花厅海棠花盛开了,84岁的邓颖超深情地观赏了盛开的海棠,饱含着对周恩来的回忆和缅怀,她几番落泪,三次口述下一篇文字。

当文章整理出来后,邓颖超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文章现在不要发表,如果有一天我也走了,喜欢海棠花的主人都走了,那时,你们觉得可以发表就发表,作为我的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