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shbaisheng23

http://fabua.ksxb.net/comshbaisheng23/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郭军
  • 电话:13671846097
  • 邮件:758372368@qq.com
  • 手机:13671846097
  • 传真:021-60911215
逝者如歌 细数7年消失的20个手机品牌科健手机「逝者如歌 细数7年消失的20个手机品牌」
发布时间:2025-01-19        浏览次数:5        返回列表
    今天突然有一个朋友说,“以前的西门子手机挺好用的,我还想再买一个”(他刚火星刚回来,大家原谅他),“#×~%@¥!#”一顿狂骂后,我告诉他,西门子多年前已经退出中国市场了。“为什么要退出,还有什么牌子退出中国市场了”,他的问题还真多,不过说实话这些年陆陆续续有很多手机品牌消失了,但究竟有消失了多少?谁也没有算过,小编今天狠下决心数一数,不数不知道原来消失的品牌还真不少

    2001年1月26日,占世界手机业务市场份额第三的瑞典爱立信公司发表声明表示退出手机制造领域。2000年12月份该公司的手机生产额达563亿瑞典克朗(约7500亿日元),居芬兰诺基亚公司和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之后,约占世界份额的10%左右。

    近五年,双方在独辟蹊径的发展中产生效果或许远远大于他们的预期,也被誉为近年来最成功的“并购”案例之一。当然,“索尼”这个曾经的手机品牌也正在被人逐渐淡忘。

品牌:厦门中桥
退隐时间:2002年3月

    2002年3月,韩国VK株式会社出资收购了中桥80%的股份,此后,中桥的手机品牌变为“中桥VK”,到了2003年7月,VK把持有的中桥股份增持到100%,全盘控制了厦门中桥。

    最早获得国家计委核定的GSM手机牌照厂商之一,公司成立于1992年4月,成立之初为香港中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拥有韩国首尔,中国上海、厦门3个GSM/GPRS手机开发研究所,注册商标为“CHABRIDGE中桥”。

品牌:阿尔卡特
隐退日期:2004年4月

    阿尔卡特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也是最早扎根于中国,与中国通信业长期合作的强大合作伙伴。

    据悉,双方为此总投资达1亿欧元,其中,TCL通讯方面出资5500万欧元,占新公司55%股份,控股新公司,另外45%股份为阿尔卡特公司持有。阿尔卡特将投入价值4500万欧元的现金和其手机业务。

品牌:东芝
隐退日期:2005年

    2005年之后,南京普天王芝公司也一直处于停业状态,等待公司的重组方案。显而易见的是,东芝的转股行为已经代表其中国市场的放逐之念,也成为退出中国手机市场的第一家日资企业。

品牌:熊猫
退隐时间:2005年3月

    熊猫是国内所有厂商中惟一公开承认自己“被贴牌”,贴牌者是上海易美,于是就有了熊猫易美手机。手机牌照出租始于2001年,2003年一度达到鼎盛。曾有报道称,手机牌照寻租一年下来,仅租金一项就可为出租牌照的企业带来30亿元的收入。

    也正是因为熊猫的诚实,向易美出租牌照使得熊猫的品牌受到了极坏的影响,也成为引发马志平资金链危机的导火索。

品牌:南方高科:
退隐时间:2005年6月

    6月23日,广州南方高科有限公司在广州的工厂被长沙中级人民法院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联合依法查封,生产线和仓库被封,令南方高科陷于一个瘫痪的境地,也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推出市场。

    但明基一直无法扭转西门子手机部门的持续亏损,近日明基集团高层决定终止继续向该业务部门投资,并为其申请破产。

    ST科健的公告爆出特大财务丑闻:去年每股收益-13.114元,每股净资产-10.822元。今年一季度,其每股仍亏损0.03元,每股净资产进一步降为-10.89元。*ST科健预计,今年上半年度业绩将继续亏损。这意味着,9月1日它将迎来退市的结局。

    从2003年底起,松下就拉开了退出全球手机市场的序幕。而在2005年12月松下公司彻底宣布关闭位于菲律宾和捷克的两家手机制造工厂以及美国手机研发中心,并裁员1400人。也同时停产了位于北京的工厂,称全面转型3G产品。

品牌:托普
退隐时间:2005年12月

    拍卖资产除了1万多平方米的房产、4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以及绿化、景观工程的基建设施外,还包括8条托普手机、PDA、笔记本生产线、自动化物流立体仓库及附属设施,拍卖参考价为2145万元。

    从2005年3月底开始,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对托普在手机市场的贴牌行为进行了联合检查。在一些大中城市,一些非法贴托普牌照的手机已经不敢再摆到。

品牌:厦华
退隐时间:2005年12月

    据了解,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于2002年由联想及厦华电子合资成立,其中厦华电子出资360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19.2%的股份,其余80.8%股份为联想集团持有。资料显示,该合资公司盈利状况十分良好,2005年1至1 1月的净利润约1.89亿元。厦华方面表示,出售这些股份是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发展平板电视业务。

    据了解,上海迪比特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台湾大霸集团的成员企业,其于2001年6月在国内市场推出自有品牌迪比特手机。当时,迪比特既是唯一在内地拿到手机牌照的台湾手机厂商,又借助与摩托罗拉的官司,以及先后请羽泉和郑秀文代言而名声大噪。2003年迪比特手机销售量达500万台,迪比特当时宣称,到2004年5月,要做到国内企业第一。

    2006年2月三菱移动召开公司内部会议,宣布裁撤了位于京沪穗的手机部门,并正式退出中国手机市场。杭州工厂关闭,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包括北京总部和销售部门的员工均已裁撤,自此宣布另一日本巨头退出中国市场。

品牌:VK Mobile
隐退日期:2006年7月

    VK Mobile(韩国VK株式会社)是在韩国的一家手机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VK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是在2002年3月收购厦门中桥之后,而该公司随后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并在此后逐渐完善了在中国的销售网络,从2003年起,VK在中国拥有一定市场份额。

    2006年10月,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正式发布公告称,已经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达成转让意向,CEC将全面接盘飞利浦在全球的手机业务,并获准在未来5年内使用飞利浦的手机品牌。在这一协议正式生效后,飞利浦电子彻底退出全球手机市场。

    虽然在中国市场上还残留着京瓷这个不足为外人所道的日系品牌,但发展趋势已江河日下,NEC的退出,也成为日系手机全线退出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相信隐退幕后的厂商也将永远记住这个灰色的2006年。

品牌:泛泰
退隐时间:2007年4月11日

    由于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小公司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巨头的强大攻势下纷纷倒闭,泛泰系公司也未能幸免。泛泰集团通过手机代工起家,2004年开始进军风险更大的自有品牌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