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ywgc2w

http://fabua.ksxb.net/comywgc2w/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女士
  • 电话:15268349088
去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创近五年之最
发布时间:2025-03-02        浏览次数:3        返回列表

2024年北京金融业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北京近日召开的2025年金融系统工作会议披露,北京2024年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创近五年之最,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金融业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巩固。2025年,北京市金融系统将进一步提升金融监管整体质效,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供给,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不断开创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13万亿元

北京市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不断提升,全市普惠金融呈现了“量增、面扩、下降、结构优化”等良好态势。截至2024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13万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全市普惠小微有贷户数达到了159.3万户,近五年平均增长率超过50%,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始终处于全国洼地水平。

北京建立了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广随借随还的循环贷等创新模式,常态化开展“畅融工程”“钻石工程”等系列融资对接活动。春节后第一周,市金融办举办了全市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重点机构融资对接会。

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发挥好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作用,用好市级八只大基金,稳步推进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在京健康发展。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154.2亿元

2024年,北京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6.4%,金融业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巩固。

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排名全国第一。2024年全年北京新增24家全球上市公司。其中,A股有、、、、,共5家;港股有、地平线机器人、等11家;美股有雷神能源、、智能充电等8家。北京新上市企业超过八成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共有A股上市企业476家,总市值26.31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全年发放消费类贷款近5000亿元

北京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因地制宜做好“五篇大文章”方面,该局着力强化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推动北京首单区域特色巨灾保险落地,绿色信贷、绿色信托、绿色保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北京普惠健康保”将新市民人群纳入保障范围,“北京普惠家财保”也在全国率先将新市民收入损失纳入保险。

京津冀协同发展融资余额超万亿元。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全年发放消费类贷款近5000亿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走在全国前列。科技贷款同比增长24%。

北京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和长护险,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缴存资金规模均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今年,北京还将继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服务,探索形成养老金融的北京模式。推动新设8家分行级以上机构,“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机制”在京首创落地,“个人存量住房跨行‘带押过户’模式”入选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中关村科创金改试验区建设创新加速,北京地区科技、绿色、普惠小微、涉农贷款增速均超10%。在中国内地率先落地城市轨道交通外卡非接触式刷卡过闸,全国首创、首发推出两款一体解决境外来宾通信、支付困难的融合产品等十余项率先创新举措,首都支付环境明显优化。

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规模领先全国

北京完成市区两级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打造全球金融服务、金融智库和高端专业服务机构三大网络平台,金融会客厅、金融面对面等6个基础平台,畅融工程、钻石工程等N个特色平台。

北京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在京落地,认缴规模及落地项目均居全国前列。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规模保持全国领先。

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北京区域性股权市场获批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直接融资规模居全国首位。金融领域“两区”建设扎实推进,推动法巴合资财险等重要金融机构在京落地。北京市还率先在两大国际机场打造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首创轨道交通外卡拍卡过闸,大力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

打造国际一流金融生态环境

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以首善标准推动首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平安工程、头雁工程、先锋工程“三大工程”党建品牌建设,抓好三大网络平台、6个基础平台、N个特色平台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生态环境。北京将高标准落实好“五篇大文章”系列政策措施和增量政策,加大对重点战略、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供给和支持,完善企业上市服务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金融领域“两区”建设,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精准招商引资。高水平办好金融街论坛、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首都金融国际影响力。

2025年,首都金融业将进一步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强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处置。坚持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持续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