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align=left> 中国民间白事礼仪
normal align=left>因为四十九在佛法中是圆满的意思.佛经上讲:人命终或突然丧命,有中阴身出体(造极恶业之人及念佛往生预知时至的人没有中阴身),此为之中阴期,为四十九日.中阴身就像五六岁儿童那般大的透明体,非常聪明,记忆力超过常人九倍,他能穿透墙壁及高山,但不能穿过金刚座及动物的字宫. 在第一个七天中,前五日每天有一尊佛接引亡者;第六及第七日,又分别有五方佛界与其眷属及[持明]诸尊分踞东南西北中五方前来接引亡者.他们均以慈祥的面孔,胸中分别放出极为强烈,明亮,闪耀,清净,恐怖的兰色强光或是白色强光,黄色强光,红色强光绿色强光以及兰,白,黄,红,绿的五色强烈的光照耀摄受亡者.这时亡者千万不要惊骇躲避,应振作精神,立即勇敢地投入.同时要一心一意,毫不间断地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亡者亲属应该在四十九日内为亡者以真诚心诵经,念佛做功德,为其救拔苦难,超度亡魂,使他们能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未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生前又做了很多善事的,四十九日后即可转世为人,而造诸恶业及杀生害命的,就要堕大地狱,千劫万劫,受尽痛苦之后方可再世为人. 众生切记:孝亲尊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normal align=left>
normal align=left>
normal align=left>做 七 做七,亦称烧七、斋七、理七、七七斋等,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事实上,做七习俗并不是儒家所倡导的传统丧葬礼俗的内容。有关做七习俗的来源及其信仰内涵等问题,至今聚论纷纭,尚无定论。 民间相传,做七习俗始于唐初,大致情节是: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曾嘱咐太子:死后每隔七天须由亲人为其摆一次荐宴,烧一回纸钱,前后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灵魂得以顺利超度。其中“五七”的置办,尤应丰盛,等等。太宗死后,太子遵旨一一照办。其后公卿百姓纷纷仿效,由此形成做七习俗。这种故事当然于史无征。有人指出,做七习俗虽然自唐初起盛行,但早在南北朝时已见有关记载,《北史·胡国珍传》:“国珍年虽笃老,而雅佛法”,及薨,“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北齐书·孙灵晖传》:“从(南阳王)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 根据上述记载和其他若干资料,学者多认为做七习俗来源于生缘说,大约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走向世俗化。为何要规定“七”为忌日?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仍未寻到生缘,则可以更续七日,到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见《瑜珈论》)。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须逢七举行超度、祭奠。这种由佛教“生缘说”催生的做七习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时形成,自然应视作当时佛教盛行的产物。唐人李翱曾撰《去佛斋说》,对做七习俗及其理论依据予以驳斥,其根据之一便是“伤礼”,不合儒家对人情哀戚的讲求,这也能反证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相反,也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本于道教。从该俗的实践看,做七既请僧众诵经,也请道士诵经,而民间关于做七由来的种种解释,多与道教的地狱结构及功能的宣传相吻合。清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二还结合做七习俗起于元魏、北齐的历史背景来对此论证:“按元魏时,道士寇谦之教盛行,而道家炼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为断,遂推其法于送终,而有此七七之制耳。”他还引证《韩琦君臣相遇传》:宋仁宗驾崩,英宗初即位。光献太后对宰臣韩琦说:“当初立他(指英宗)为皇太子时,臣僚多有言不当立者。恐他见后心里不好,昨因斋七,并焚于钱炉矣。”这个引证别有深意——众所周知,宋朝自太宗以后,道教一直备受尊崇,到真宗时更受到无与伦比的偏爱,还出现一个所谓“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成为赵宋皇家的祖宗,从而使道教跃居“国教”地位。如果做七是佛教所创,很难想像会替已故皇帝行此奠仪的。 还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源自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此外如天以阴阳二气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万物,谓“七政”,人得阴阳、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气亦惟七;以及《易·系·复》曰“七日来复”,《礼记·檀弓上》日“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都是本此道理而来,也都是后世做七习俗的信仰内涵所在。不过这些观念和旧礼又是怎么具体变成做七习俗的呢?仍是一个迄今无人作出说明的疑问。 还有人推测,做七习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时“国人”于父母葬后迎其魂灵于殡宫的祭祀仪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灵得到安息。按礼制规定,举行虞祭的时间和次数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区别,士之丧三虞,大夫之丧五虞,诸侯之丧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为期。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大夫都僭用诸侯的七虞之礼。再往后,秦并六国,改朝换代,只要有条件谁举办七虞都行,最终流变成了通行民间的做七习俗。 上述诸见以及相互间的驳难,各有一定的根据和理由,可见做七的起源与涵义之谜,仍有待继续剖析。
normal align=left>
normal align=left>佛教是主张焚烧纸库锡箔的吗? 不,佛教中没有这一项迷信的规定 。 中国人用纸钱焚烧的习俗,是自汉朝以后开始,比如唐朝的太常博士王屿说:「汉以来,丧葬瘗钱,后世以纸寓钱为鬼事。」这是说从汉朝开始,人死之后,丧葬之时,要用钱币与死人同葬。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以为人死之后便是鬼,所以说文解字也说「人所归为鬼」,人死既为鬼,拟想鬼的世界也同人间一样,只是阴阳两界不同而已,故以为鬼也需要生活,也需要用钱,所以就用钱币殉葬。后来有人觉得用真的钱币太可惜了,便用纸来剪成钱的形状,以火烧了给鬼用。到近代,由于纸币的流通,「冥国银行」的冥币,也大量发行了!(注) 这种低级的迷信,几乎是各原始民族宗教的共同信仰,以物器、钱财、珠宝、布帛,乃至还有用人及畜生来殉葬的。
normal align=left>至于用火焚烧,可能与拜火教有关,相信火神能将所烧的东西传达给鬼神。印度教梨俱吠陀中的阿耆尼(火神),就有如此的功能。 中国民间,用纸钱、用锡箔,当做钱币、当做金银,又有用纸糊篾扎的家俱杂物房屋乃至现代的汽车飞机轮船等等,以为焚烧之后,就被鬼去受用了。 事实上,佛教不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做鬼仅有六分之一的可能。佛教更不相信经过焚烧之后的纸库锡箔能够供鬼受用。佛教只相信死人的亲属可以用布施、供佛、斋僧的功德,回向亡灵、超度亡灵。其他的一切,都是毫无用途的迷信。佛教不唯不主张以物品殉葬,佛教更主张人死之后,不可用贵重的棺木、不可穿高价的衣服、不可动用过多的人力与物力;应该换上日常所穿的乾净旧衣服,将好的新的衣物全部布施给贫苦人家,如果有钱,应该多做布施贫穷及供奉三宝的功德。唯有如此,亡灵才能得到真正的益处。否则把好好的东西埋了烧了,那是最愚痴的行为,更不是一个正信佛教徒的作为。 可惜的是,今日的许多僧尼,并不懂得这一层道理,甚至从大陆到了台湾的佛教徒,还发明了另一种叫做往生钱的纸钱,在一小张的黄纸上,用红水印上梵文字母的往生咒,就当做鬼用的钱了。其实诵咒的功效,与烧纸的作用,根本是两回事。如果根据佛经来说,印好的经是烧不得的,烧了是有罪的。再有,现时的僧尼们为人家诵经、拜忏、放口乃至打水陆,都要写文疏,宣读之后,即予焚化,这是学了符□派的道教向其所崇奉的神只们奏疏及化符驱鬼等的迷信,于佛教教理毫无根据。佛教一切都主张虔诚心的感应,如果心力到了,不用焚疏,必然有用,否则的话,纵然焚化了千百张的字纸,又有什么用处?
normal align=left>
normal align=left>古代殡葬礼仪
normal align=left>送终
normal align=left>报丧
normal align=left>入殓
normal align=left>守铺
normal align=left>搁棺
normal align=left> 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normal align=left>居丧
normal align=left> 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 ;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 教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 、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
normal align=left>吊唁
normal align=left> 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 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亲朋友邻,虽不至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 一些。 亲友前来吊唁的时候,孝子要陪同。比较亲近的亲友,一般要在灵前正式举哀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金用黄色、蓝色签封好,在正中的蓝签上写 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样。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
normal align=left>接三
normal align=left> 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并不是每一个人死后都能进入天堂,但若在死者去世三 天灵魂离去的时候,为他请僧众念经礼忏或者放焰口救度恶鬼,就能使死者赎罪积德,进入天堂。相对于神来说,是迎接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相对于死者亲友,是送别死者的灵魂进 入天堂。因此,这个仪式叫"迎三",也叫"送三"。送三时,要用纸扎一些车马,以供死者上路时用。 放焰口是接三中最重要的礼俗。据说焰口就是饿鬼饿鬼,在地狱受苦受难。民间举行仪式, 摆放三宝,即佛、法、僧,便可以让饿鬼得到救助,脱离苦海。焰口有佛教《瑜伽焰口》,比较常用。还有道教的《缸罐焰口》。 在丧葬礼仪中,还有做道场的。其作用与放焰口类似,这种道场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
normal align=left>出殡
normal align=left> 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出殡的程序为:先转棺,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口,由礼生主持礼仪 ,丧主跪拜,礼生读完祭文后,由僧道引导孝男教妇"旋棺",在棺材周围绕行三圈之后, 再用绳索捆好棺材,盖上棺盖。抬棺即将起行,送葬队伍也要准备好,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 们持裹着白纸的"哭丧棒",大儿媳抱"馅食罐"。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伴随起杠,还有两项礼仪:一项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把里边的荞麦皮等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 一项礼仪是"摔瓦",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 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出殡的顺序一般为: 草龙--铭旗--孝灯--吉灯--放生笼--铭旌--香亭--像亭--魂轿--纸桥- -乐队--灵柩--遗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亲友。 当然,各地风俗不同,出殡的队列、形式也有差别。富裕人家仪式隆重讲究,冥器齐全,穷人家的葬礼,则可能要简单得多,讲究也会少一些。在传统丧礼出殡路上,还有几项礼仪。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等。 扬纸钱是扬撒由白纸做成的状如铜钱的纸钱,一般由专人在孝子前面扬撒。在起杠后,遇有 路祭,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扬撒纸钱。茶桌和路祭棚多为丧家的亲朋摆设,对丧家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饮水,孝子 要跑下叩谢。路祭是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路设供桌或祭棚,祭奠亡灵,遇有路祭,送葬队伍一般要停柩进行祭奠和答谢,祭奠完毕即起棺继续前行。
normal align=left>落葬
normal align=left> 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normal align=left>居丧
normal align=center>
normal align=center>邓吾佳编著整理
normal align=center>一、开堂祭奠礼仪
normal align=center>(一) 主祭
normal align=center>肃静!
normal align=center>鸣炮,奏乐……乐止。
normal align=center>执事者诣灵前,参神(四稽颡)
normal align=center>肃静,兹以新故显考(妣)△公(母)△△(△氏)老大(孺)人,弃世升遐,原命生于△年△月△日△时,大限终于△年△月△日△时,南柯一梦,寿终正(内)寝,得享高寿△岁(不足六十岁的“享年△岁),因期未就,停柩在堂,孝心不昧,对棺超度,道场圆满,法事周隆,谨来朝发引,扶枢登山,安葬于祖山之阳,不孝男△△媳△△……等,思音容宛在,厚德难忘,不敢草率,爰于今夕,谨以三牲酒醴,粢盛肴膳,香楮清烛,茶汤果品,庶物之仪,谨行堂奠礼。
normal align=center>奏乐,乐止。
normal align=center>孝子孝孙扶杖出丧次,释杖,俯伏,稽颡(四个),诣灵前跪。
normal align=center>谨行上香礼,执事者焚香,授香,初上香,初敬香,亚上香,亚敬香,三上香,三敬香,上香礼成。
normal align=center>执事者开樽酌酒,授酒,敬酒,降神,反爵,俯伏,祝词:有酒在樽,有肴在并,故△老大(孺)人有灵,来格来歆。
normal align=center>谨行初献礼,酌酒,初祭酒,初奠酒,初敬牲,初献牲,初献礼毕,稽颡(四个),俯伏。
normal align=center>奏乐,乐止,稽颡(四个)。
normal align=center>读奠文:……奠文读毕。
normal align=center>奏乐,鸣炮,乐止,稽颡(四个)。
normal align=center>谨行亚献礼,再酌,亚献酒,亚祭酒,亚敬牲,亚敬牲,亚献礼成。稽颡(四个),俯伏。
normal align=center>歌诗(歌蓼莪诗):
normal align=center>蓼蓼者莪,菲莪一蒿。
normal align=center>哀哀儿父(母),生我劬劳。
normal align=center>蓼蓼者莪,菲莪一蔚。
normal align=center>哀哀儿父(母)生我劳瘁。
normal align=center>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normal align=center>蓼莪诗句实北愁,
normal align=center>歌起哀哀两泪流。
normal align=center>劬劳未报愁牵远,
normal align=center>吴天罔极我心忧。
normal align=center>(可以再歌其他的诗)
normal align=center>歌毕。奏乐,乐止。稽颡(四个),俯伏。
normal align=center>谨行三献礼,再酌,三献酒,三祭酒,三奠酒,三献牲,三敬牲,献五德,五德具存,献肥豚,肥豚具存,献锦鳞,锦鳞具存,献玉兔,玉兔具存,献太劳,太劳具存……献茶汤果品,茶汤果品具存,献香楮清烛,香楮清烛具存,一切凡仪,具已献毕。
normal align=center>孝子孝孙升堂侑食,侑食已毕,稽颡(四个)。
normal align=center>焚楮财,焚奠文。
normal align=center>谨行辞灵礼,孝子孝孙扶杖归丧次。奏乐,乐止。
normal align=center>(执事者辞神,诣香案前四稽颡。颂词后将孝家扶起)
normal align=center>
normal align=center>备注:五德(鸡)、肥豚(猪肉)、锦鳞(鱼)、玉兔(兔子)、太劳(牛肉)、尹祭(腊肉)、豚圆(猪头)、商祭(干鱼)、家凫(鸭子)、庶馐(粑粑)、金丝(粉丝)、银丝(面条)、山珍(木耳)、海物(海带)、白枣(鸡蛋)、香饴(糖食)
normal align=center>
normal align=center>
normal align=center>(一) 客祭
normal align=center>
normal align=center>肃静,兹以新故岳父(母)老大(孺)人,弃世升遐,谨择来朝发引,安厝祖山之阳,阳孝女胥△△△嫁女△△……率孝孙△△△……等,谨以三牲酒醴,粢盛肴膳饼,香楮花烛庶物之仪,谨行祭奠礼。
normal align=center>鸣炮,奏乐,乐止。
normal align=center>就位,参神,恭诣灵柩前跪,叩首(三个),兴,再跪,再叩首(三个)。
normal align=center>诣香案前谨行上香礼:敬香,初上香,初敬香,亚上香,亚敬香,三上香,三敬香,上香礼成。
normal align=center>执事者开樽酌酒,敬酒,受酒,降神,反爵,俯伏。
normal align=center>恭读祝词:此酒歆歆,凡事纷纷。望岳父(母)有灵,来格来歆。
normal align=center>敬酒,初献酒,祭酒,奠酒,敬牲,初献牲,敬馔,初献馔,初献礼成。俯伏。
normal align=center>叩首(三个),兴
normal align=center>读文……读毕。
normal align=center>奏乐,乐止。
normal align=center>叩首(三个),兴
normal align=center>敬酒,亚献酒,祭酒,奠酒,敬牲,亚献牲,敬馔,亚献馔,亚献礼成。
normal align=center>叩首(三个),兴
normal align=center>歌诗:
normal align=center>噩耗惊传流云黯,
normal align=center>松涛起伏泰山(水)寒。
normal align=center>半世劬劳钦德(懿)范,
normal align=center>一朝永诀在明朝。
normal align=center>半子无依何所赖,
normal align=center>东床眼泪几时干。
normal align=center>谨具牲醴跪祭奠,
normal align=center>唯祈有灵鉴清筵。
normal align=center>歌毕
normal align=center>奏乐,乐止。
normal align=center>诣香灵前跪。叩首(三个),兴
normal align=center>敬酒,三献酒,祭酒,奠酒,敬馔,三献馔,献五德,五德具存,献肥豚,肥豚具存,献锦鳞,锦鳞具存,献玉兔,玉兔具存,献太劳,太劳具存……献香楮花烛,香楮花烛具存,一切凡仪,具已献毕。
normal align=center>主祭者升堂侑食,俯伏,兴,平身,初加爵,亚加爵,三加爵,侑毕。
normal align=center>诣灵前跪,叩首(三个),兴,平身。
normal align=center>奏乐,辞神,复位,叩首(三个),兴,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