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中国  上海    未来  企业  政策  教师  系统 

AI绘画: 一场新的文艺复兴?

   日期:2024-12-31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fabua.ksxb.net/mobile/news/4832.html
核心提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人类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继ChatGPT成为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人类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继ChatGPT成为全球热点话题之后,AI绘画也成为目前令美术界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AI绘画: 一场新的文艺复兴?

那种启发超乎想象

天津画家李文在一两个月前接触到AI技术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几乎达到入迷的状态,“我感到很神奇,它实现了我很多年前期待中的那种状态。”Midjourney绘画软件属于AI技术的一种,作为一位主创国画已有几十年的画家,李文在使用Midjourney过程中发现,“创作中如虎添翼,那种启发超乎想象,出乎意料。使用Midjourney可以打破固化思维,拓宽思路,多维度解决问题。我在这两个月的深入探索与实践中发现这个过程其乐无穷。AI技术给我一种生命的动力,在创作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输入自己创作的基础原文件后,再输入相应的命令语,就会出现四个相近的图形,选中接近想象的图形后再继续深入,一遍一遍地输入创作的期望指令,深入进行各种组合与选择,最后选定画家期望的创作图片。画家李文认为,这个过程属于二次创作,在这个过程中,绘画者可以受到超乎想象的启发。

“使用AI技术,对于绘画专业人员,更能体现自己的风格;对于不会绘画的人,也能开拓相应的绘画思维。新技术已经到来,躲是躲不掉的,不如尽早掌握新技术,主动驾驭新技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画家李文对AI技术持欢迎态度。在她看来,无论是资深画家,还是年轻的美术人,都可以在实践中积极借鉴和使用这种能够无限开拓思维的AI技术。

一场新的“文艺复兴”?

天津美术学院叶春辉教授认为,未来,绘画效果的实现已经不再是人类画家拥有话语权的关键,重要的在于塑造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格和体现主体精神价值。

“目前AI绘画对艺术家的冲击与180多年前照相术出现时的情景非常相似。要知道,早期绘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记录,画家的身份等同于‘人肉照相机’,但1839年,那个‘神奇的盒子’可以迅速把风景和人物准确复制下来时,画家的价值被动摇了。而这一事件也成为现代艺术发生的重要契机,因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画家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的价值。换句话说,人类创造了艺术,但艺术又重新塑造了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早已不再是为了再现自然而存在,它更体现为人类独有的交流方式、精神载体、创造活动和思想过程。以当下的AI绘画为例,由AIGC扩展出的实际项目,如文本领域的ChatGPT和绘画工具领域的Midjourney,因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对于各种环境与任务的灵活适应性,一经出现便风靡全球,也使绘画、摄影、音乐、诗歌、视觉传达设计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叶春辉教授认为,智能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由人工智能引发的产业变革、商业模式调整、生活方式改变,可以看做是一种科技发展的趋势。

“如果站在整个历史空间下去看今天发生的事情,你会发现它应该只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众多变革的又一次。变革就会意味着突破舒适区,而真正的蜕变是从走出舒适区那一刻开始的。所以,尽管第四次工业革命导致的工作岗位变化将超过此前历次,一些人也有可能在其中陷入暂时的困境,但我相信这次变革的价值不仅限于技术层面,更将深刻改变人类命运和世界文明,并在艺术上可能预示着一场新的‘文艺复兴’来临。”

艺术注定与科技融合

针对“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叶春辉教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数据处理、记忆储存、空间认知、载体特点、自我复制这些方面,人类有着暂时的生物学限制,而‘人工智能’也在现阶段具有高于我们的优势,尤其是GPT-3通过更大模型训练后,其参数数量已经超过了人脑神经元数量,并且显示出难以置信的创造力。不过,人类的伟大之处也正体现在——努力拓展着自身局限,同时改变着世界。比如,曾经艺术家通过创造新的观察事物方法,用作品诠释了时间的形状,与物理学上的狭义相对论不谋而合,进而借助想象力和灵感为科学提供了一次又一次非同凡‘想’的启示。”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AI绘画真的会彻底颠覆绘画行业吗?未来画师应该怎么办?对此,叶春辉教授认为,只有在智慧上驾驭AI,未来才会占有主动。

“AI绘画早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就开始出现,但此前AI在绘画方面的能力还是有限的,例如在呈现效果、运算速度、应用范围等方面都还无法与人类绘画抗衡。2021年,一种被称为CLIP的深度学习模型被开发出来,此后随着不断更新和训练,2022年,人工智能文本转换图像模型Stable Diffusion和MidJourney相继登场,几乎在一瞬间,AI仿佛找到了打开人类绘画之门的钥匙,而且模型版本的升级迭代几乎是‘日新月异’,这无疑给绘画界释放了一个重磅信号。除了绘画,在音乐、3D设计、影视制作等方面,AI都正在以超乎我们预想的速度进行‘学习和训练’。”叶春辉教授说。

叶春辉教授表示,“21世纪是艺术与科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跨学科领域学习也将是未来行业发展中的重要趋势。因此,艺术的价值和美育教育的目的,在人工智能时代应该会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天津西洋美术馆李响馆长说,“使用AI技术的绘画作品还没有进入到展览领域,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听到这方面的资讯。从美术馆的角度来讲,对未来将会出现的AI绘画作品的展览不会排斥,美术馆包容性很强,也具有这方面的职责。”

本文地址:http://fabua.ksxb.net/news/4832.html    海之东岸资讯 http://fabua.ksxb.net/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文章列表
相关文章
最新动态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