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直是一个侵略扩张欲望很强的国家,古代、近代就和唐朝、明朝、清朝打过很多次战争。
进入二十世纪后,日本再度膨胀,入侵朝鲜半岛,侵占中国东北,随后又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西斯国家之一。
而二十世纪的侵略战争应该是日本历史上打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就开始疯狂地侵略,军队数量成倍增长,那么小小的日本是靠什么供养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呢?
二十世纪疯狂扩军
二十世纪开始日本的侵略思想再一次膨胀,首先世纪之初刚打完甲午海战的日本就参加了八国联军,十年后日本侵占朝鲜半岛。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武力侵占了中国东北,六年后,日本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发起一次侵略行动之后,到下一次发起新的侵略行动之前都会隔漫长的时间,这些时间里日本一直都没闲着,时时刻刻都在为战争进行扩军。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根据西方的兵役制度推行了自己的兵役法,征兵的范围扩大了,不再局限于武士阶层,而是二十岁以上所有的健康男子。
一旦进入军队,这些人要在七年内为战争做准备,前三年在军营,第四年和第五年在第一后备军,最后两年在第二后备军。
新的兵役法为日本快速扩军带来了可能,加上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前已经有了七千万人口了,日军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惊人的规模。
1900年日本陆军比较有战斗力的常备军和第一后备军加在一起只有三十八万人。
到了1936年仅日本常备军就有三十八万人,1937年年底日军总兵力达到一百零八万。
一百多万军队在当今只有少数强国才养得起,而当时不仅维持着这样的军队,还在很大的范围内作战,军费开支和资源消耗肯定不是个小数。
不仅是军队规模极速膨胀,武器装备也在增加。
二战日本疯狂建造航空母舰,翔鹤号航空母舰、瑞鹤号航空母舰、飞龙号航空母舰、苍龙号航空母舰、苍龙号航空母舰、龙骧号航空母舰、赤城号航空母舰等都是日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造或改造的。
在改建赤城号和加贺号的时候,龙骧号也同时在建,三艘航母同时施工,在航母发展史上都没听说过,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在军事上有多么敢花钱和资源投入。
来源一:本国经济发展
日本军队的维持和作战都需要天价的军费和海量的资源投入,1931年日本军费为二十一亿美元,1937年的军费超过了一百亿美元。
当时的钱可比今天要值钱得多,而且即便在今天也有四分之三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军费不超过一百亿美元。
如此大规模军费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日本政府的经费投入,二是搜刮,包括对日本民众和对被占领地区的搜刮。至于资源方面,日本一靠掠夺,二靠购买。
日本在战争发起前还是有一定的经济积累,十九世纪末日本和清朝打了一场甲午战争,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国内经济顺势开始崛起。
日本各公司的资本甲午战争前有资本6785万日元,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增加到了53252万日元,大量的企业和工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又发了笔横财,从债务国直接变成了债权国,有钱了就能增加军费,就能进口资源。
来源二:从中国东北掠夺
日本工业规模和资本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所缺者只有资源,这成了日本经济最致命地方,二十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危机对日本冲击很大。
为了遏制经济的恶化和资源短缺的状况,日本盯上了我国的东北,我国的东北地区是工业的沃土,有丰富的钢铁、煤炭等资源。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全面占领我国东北,并且每年都掠夺大量资源。
1932年日本从东北掠取煤炭七百万余吨,1933年超过八百万吨,从1934年开始则超过千万吨,并且逐年增加。
而为了掠夺资源,日本方面通过坑骗和强征的方式从东北地区获得上百万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给他们修铁路、挖矿、运输、装卸。
大量的资源使日本经济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来自我国东北优质的钢铁和煤炭滋养着日本工业,由于劳动力和资源都是日本抢去的,所以成本相当低。
这些资源在日本国内的价格只有原来的几分之一,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物美价廉。
除了掠夺钢铁和煤炭,日本还控制了制盐。日本也是沿海国家自然不缺盐,但是盐的价值非常大,它不仅是工业原料更是人生活的必需品,短时间人吃不到盐就会渐渐没力气。
自古中国的盐业都是国家掌握,防止个人借机牟取暴利危害社会,日本掌握了盐一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赚钱,二可以在东北地区牟取暴利,三相当于掌握了东北人民一大命脉,打压人们对侵略者的反抗。
最后就是压榨东北地区的农业,众所周知,我国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不仅是工业的沃土也是农业粮仓。
日本则恰恰相反,人口多、土地少,除去沿海地和山地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地方确实不多,导致日本农产品一直不便宜。
所以日本掠夺工业的同时也不忘农业。日本以低到离谱的价格从东北购买农作物往外卖,赚到了一大笔钱。另外,侵略者们还购买土地,说是购买其实和抢土地差不多,然后让日本移民来耕种。
除了工农业资源,日本还从沈阳兵工厂直接获取了大量的武器,包括各类枪械二十余万支、火炮数百门、枪弹三百余万发、炮弹十余万发。
这些武器对于快速膨胀的日本军队来说非常重要,能装备好几个师团。当然,除了这些东西,还有东北各个城市政府及人民积累下的财富也一并被日本人搜刮走了,数量之大难以统计。
日本在全面侵华之前获取资源和军费的途径很多,其中从我国东北掠夺的是最多的,战后很多城市的资源几近枯竭,经济也并不算很好。
如果日本没有对我国东三省进行大肆掠夺,那么很多城市发展会更快更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原因之一!
来源三:对日本民众的掠夺
日本政府疯狂的战争思想不仅是对外的,对内他们也毫不留情,从现在很多资料上看,日本政府对日本民众的掠夺同样不择手段。
前面提到,当年日本政府要求适龄的健康男青年都要进入军队,但是也有变通的方法,那就是向日本政府支付二百七十日元,这对当时日本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
不过相比较让亲人去参与侵略战争搞得妻离子散,倾家荡产还是更好一些,所以积少成多也形成了不小的数目。
还有一些资料显示,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通过出卖妇女来获取战争经费,一些不是政府组织出卖的妇女,政府也会从他们身上收税。
这些出卖自己的日本妇女通常会被称为游女,游女中领头的被称为太夫,为了让她们心甘情愿赚钱为军队服务,日本政府也用错误的思想给她们洗脑,让她们也为战争疯狂。
日本政府在战争中缺钱了就发行国债向日本民众借钱,日本政府在侵略的路上挥霍者日本民众的血汗钱,到最后日元疯狂贬值,日本政府还给日本民众的钱已经没有当年的购买力了。
来源四:美国进口资源
有些人常常因为二战美国有偿援助了其他国家有限的物资就说胜利的功劳是美国的,其实不然,美国也是参与方,援助了他国也给自己减轻了压力。另外,美日开战前日本的很多物资都是美国进口。
从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末,随着日本的军事力量扩张从美国进口的石油也暴增,尤其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力扩充最快的时间里石油进口达到了顶峰,超过八成的日本石油依赖美国进口。
1929年到1932年美国出口日本的废钢铁只有16万吨,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日本的进口量超过一百万吨。
当然,石油和钢铁只是很有代表性的资源,并不是全部,其他资源进口也增长很快。
1937年开始日本的侵略范围越来越大,需要的军费也越来越多,日本又开始通过金融手段在占领区明抢。
日本发行没有信誉度几乎等于白纸的军票,用军票购买被占领国家和地区的黄金,购买各种战争所需物资。
日本甚至在很多占领区禁止当地货币流通,只能把日本印的军票当钱用。
日本政府印了不计其数的军票搜刮了不少物资,这相当于日本用武力直接把纸张变成了军费和资源,战争结束那些地方的民众一下就变得贫穷了。
从日本侵占朝鲜半岛到二战结束,三十多年时间日本耗费了无数的金钱和资源,这些东西日本本可以通过发展从正当渠道获得,赚到后可以改善日本民众生活。
可是这笔钱花出去,让包括日本民众在内的亚洲人民都饱受灾难,这样的钱花得值吗?
这个问题需要日本历代政客反思。
参考文献
【1】二战前的日德人口对比:德国的动员参军能力也是没谁能比了.2017.4.27.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