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坚持公益底色 贡献福彩力量”新闻发布会,枣庄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燕作新闻发布。
王洪燕介绍说,中国福利彩票是由国务院特许发行的为筹集公益资金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国家公益彩票。近年来,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秉承“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围绕“公益福彩、文化福彩、活力福彩、责任福彩”四个方面,擦亮“枣福桑梓 为爱前行”福彩公益品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实施为民暖心工程,打造“公益福彩”。自1989年枣庄市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机构成立,从最初的有奖募捐券销售,到即开型福利彩票的变革,再到齐鲁风采电脑彩票上市,30多年砥砺前行,全市福彩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累计销售额达到88.21亿元,为我市筹集福彩公益金8.8亿元,代征大奖偶然所得税6146万余元,吸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加入福彩,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500多个。2022年至2024年,全市民政系统共统筹中央、省、市、县四级福彩公益金1.3亿余元,广泛用于民生保障事业。一是推动养老事业发展。投入资金6954.8万元,改造提升特困供养服务机构17处,助力34处老年助餐点更新设备、提升服务,奖补建设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2342张,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2200人次,培训养老护理员3300人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059户。二是救助帮扶困难群体。投入资金3470万元,统筹用于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困难残疾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投入资金407万元,实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培训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人员439人次,为精神障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4203人次。三是加强儿童福利保障。争取全省唯一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落地我市。投入资金786万元,实施“福彩圆梦 孤儿助学工程”“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发放孤儿助学金294人次,提供手术适应症孤儿矫治康复资助44人次,支持市儿童福利院打造标准化服务场景,试点探索“个案管理+集中辅导”关爱模式,为困境儿童提供精准帮扶。四是提升社会事务水平。投入资金1628万元,免除去世群众的四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对新建的32处公益性项目给予奖补,惠及群众6万余人。
二、丰富事业发展内涵,打造“文化福彩”。一是优化彩票品种。探究文化根基,深挖福彩内蕴,精心设计推出“天下第一庄”景区套图彩票,集运河古城、红荷湿地、天下第一崮、万亩榴园特色景点,形成我市景区彩票,在全国发行,提高了枣庄知名度。寻访墨子文化,将彩票销售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推出以墨子文化为主题的地方历史文化主题彩票——“墨子”即开型彩票,举办全国云首发仪式,展现墨子文化深刻内涵,成为宣传推介枣庄的靓丽“新名片”。二是打造“福彩+婚俗”特色空间。与鲁南特色婚俗文化结合,打造“福彩+婚俗”主题店,推出一系列“福彩+婚俗”主题场景,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婚俗文化主题宣传活动,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推动福利彩票与婚俗文化的深度融合。三是创新福彩公益主题文化推广。设立“福乐号”“中兴号”福彩街景车,吸引众多年轻人,成为网红打卡点,累计销售彩票近200万元,走在全省前列。探索福彩营销与公益宣传、文化展示、户外销售相结合的新模式,连续2年举办“公益福彩”文化宣传周、“青春福彩 一起精彩”地推宣传等活动,组织即开票销售的同时,有效宣传了福彩公益文化。
三、赋能内生发展动力,打造“活力福彩”。一是打造综合性公益服务阵地。优选25个福彩销售站点设立“慈善工作站”“流乞救助引导点”,张贴救助政策、慈善项目介绍等资料,群众购买彩票时,扫码即可了解有关政策并直接参与公益帮扶活动,打造集民政政策宣传、福彩公益销售、慈善捐助帮扶、流乞救助引导、临时遇困帮扶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服务阵地,探索整体民政发展的新路径。二是建设便民服务站。打造“枣福桑梓 为爱前行”公益驿站,在全市140家三星级以上销售站点设立便民服务站,站内配备了开水、打气筒、雨伞、急救包等便民物品,邀请环卫工人、外卖员、快递员等前来歇脚,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践行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累计投入资金220万元,资助建设“福彩爱心书屋”10个,为27个村庄安装公益路灯620盏,组织开展“福彩新春送福进社区”“心系孤老 情暖中秋”“我为群众办实事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惠及群众10万余人。
四、塑造公信务实新形象,打造“责任福彩”。一是推进规范化建设。开展销售场所规范提升行动,加强店面布局、装修风格、标识标牌等规范管理,建成市场统一、辨识度高的福利彩票销售场所形象,全市共有规范化销售站点140家,其中五星级20家、四星级40家、三星级80家。严格内控管理,实现市、区(市)内部控制管理全覆盖。创新推行“驻站交流”服务,每名市场人员每月至少深入一线销售场所2次,实地了解客户需求、常见问题,确保客户诉求得到快速响应和妥善处理。二是倡导健康购彩理念。实施销售站点“责任赋能”工程,强化销售站点责任彩票宣传阵地作用,组织开展责任彩票、理性购彩、保护未成年人及禁赌拒赌等专题宣传活动,营造健康购彩社会氛围。完善大额销售监督提醒制度,建立销售数据监控机制,密切关注异常销售、兑奖数据,强化从业人员合规销售意识。成立福彩宣传员队伍,多渠道宣传合规销售理念和要求,让理性购彩的观念深入人心。三是确保安全平稳运行。建立自查、抽查、督查三道防线,聚焦销售政策、资金归集、开奖安全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现机构站点、销售管理全覆盖,确保排查整治到位,推动福彩事业健康安全发展。落实责任彩票报告制度,每年在市级以上媒体集中统一发布责任彩票报告,以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全方位展现责任彩票建设成果亮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下一步,我们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坚守国家公益彩票的性质定位,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资金统筹、注重绩效管理,不断做优业绩、擦亮品牌,积极争取更多福彩公益金,更好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福彩力量。
附:记者问答实录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颖,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赵冰川,市福彩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凯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每年通过发行福利彩票为枣庄市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筹集了大量公益金。请问财政部门是如何规范高效地管好用好福彩公益金?
王颖:一直以来,市财政局坚持福彩公益金筹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治定位,合理安排福利彩票公益性支出,不断强化福利彩票公益金管理,最大程度发挥福彩公益金在保障和改善困难老年人、残疾人、孤困儿童等困难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定位民生需求,助推公益发展。市财政局始终践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近三年,全市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预算支出8137万元,重点用于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社会公益事业及专项帮扶等领域,其中老年人福利类项目资金4672万元,实现不低于当年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预算总额55%的目标,惠及了全市80余万老年人,有力助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精准定向施策,强化资金监管。为规范资金使用,市财政局先后出台《枣庄市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枣庄市养老和养老服务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福彩公益金的使用方向、分配程序和监管要求。同时,加强彩票公益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衔接,合理编制彩票公益金收支预算,运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行动态监控,通过日常监管、重点监控、专项检查等方式,将监管链条延伸至资金使用末梢,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主动接受监督,提升管理质效。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信息公开力度,严格落实公告制度,及时发布本级彩票公益金安排使用公告及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信息,向广大群众交出“明白账”。另外,由公益金资助的基本建设设施、设备或者社会公益活动,均以显著方式标明彩票公益金资助标识,通过制度约束和公众监督,确保公益金“在阳光下运行”。
记者:福利彩票的发展对枣庄市民生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社会关注度相对较高,请问市民政局在做好枣庄市福彩工作监管,维护福彩公信力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赵冰川:民政部门作为福利彩票的主管部门,在做好福彩监督管理、维护福彩公信力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性管理。市民政局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推动福彩发行销售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例如,制定了《进一步加强代理销售规范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准入登记、培训考核、违规处理等规定,形成了“四准则”和“十二严禁”的工作要求,推动代销者严格落实“遵纪守法、合规经营”行为准则,确保福彩发行销售安全运行。
深化内控建设,确保资金安全。市民政局加强了资金归集、开奖兑奖、数据安全等规范管理,修订了兑奖管理办法,优化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安全管理体系和多级稽核机制,全方位、全过程加强彩票资金管理,全力塑造责任、阳光的品牌形象。
拓展市场管理和销售渠道。市民政局积极指导市福彩中心靠前服务,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深挖市场空白点,制定方案,紧盯任务,多点开发,完善销售点布局,有效推进福利彩票销量稳步增长。
推进公益活动和品牌形象建设。围绕福利彩票发行宗旨,开展福彩助学、慰问困难群众、走进福利院等系列公益活动,打造了“枣福桑梓 为爱前行”公益品牌,提升福利彩票品牌形象。
强化信息公开,跟踪资金使用。市民政局严格执行《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不断完善管理架构和组织体系,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还制定了《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公益金使用管理应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原则,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准确。
记者:多年来,福彩公益金在精准赋能民生保障与公益事业上作出了积极贡献,请问市福彩中心围绕“践行公益初心 增进民生福祉”开展了哪些特色公益活动?
张凯:近年来,市福彩中心始终坚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益金使用原则,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全力打造“枣福桑梓,为爱前行”福彩公益品牌,在推动福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共享福利彩票发展成果。
开展福彩公益路灯资助活动。为解决偏远村庄照明设施不够完善,人民群众夜晚出行安全问题,市福彩中心开展了“公益福彩同行 点亮美丽乡村”活动。截至2024年底,该活动已连续开展六年,累计投入福彩公益金134万元,为全市27个村庄安装公益路灯620盏,惠及群众8万多人,活动的开展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照亮了乡村发展的“振兴路”。
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和主题地推活动。连续多年组织志愿者开展“为福添彩 福彩送福”志愿服务活动,为环卫工人、困难群众发放“福彩暖心大礼包”(含福字、春联、粮油等物资),并联合医疗机构多次开展健康义诊和健康知识宣讲。连续2年在恒太城、光明广场和市社会福利院开展“青春福彩 一起精彩”地推宣传活动,宣传福彩公益理念,传播公益慈善文化,吸引了近千人参加,影响覆盖人群超万人。
开展“爱在行动”刮刮乐公益行活动。该项活动是枣庄福彩倾心打造的福彩公益品牌活动,主要面向困难儿童、留守儿童等重点对象开展慰问、帮扶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六年,先后资助了山亭区、峄城区、市中区、滕州市、薛城区共计1300多名贫困学子、留守儿童。
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行活动。为了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枣庄福彩积极探索活动新形式、宣传新方式,将福彩品牌推广与我国传统文化、重大节日相结合,相继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了“枣福桑梓 送福进万家”“关爱希望 福彩‘童’行”“情暖中秋 心系孤老”“青春福彩 爱满重阳”等公益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福彩品牌文化,普及责任彩票理念,彰显福彩品牌价值。
记者:请问2025年枣庄福彩在推进市福彩发展,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张凯:2025年,枣庄福彩将全面贯彻落实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围绕“强基础、抓亮点、扩渠道、促提升”工作思路,持续开展销售管理创新和营销体系建设,不断挖掘市场增长潜力。
多维度拓展销售渠道。重点开发商业综合体、兼营店等新型销售场所,针对市场空白区域加大征召力度,科学优化销售点布局。开展销售站帮扶活动,从销售技巧提升、店面形象优化,到营销推广策略制定,精准赋能中游销售站,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开发“枣庄市福彩中心”微信小程序,吸纳主流消费人群成为福彩会员,提升彩民粘性。
全方位优化市场结构。建立“僵尸网点”和绩差网点退出机制,淘汰低效落后站点,盘活低销量站点资源,提升整体销售网络的运营效率。通过市场调研挖掘潜在需求,结合人口聚集地特点调整销售点布局,打造具有枣庄特色的主题店。推进与公交、婚庆等其他商业形态的多元跨界、协同发展,加大“福彩+”辐射维度,拓展新消费群体。
高标准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全年工作计划,按月细化分解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定《管理站分片区帮包方案》,明确管理员工作职责,加强对一线销售场所的督导、指导工作。成立专项培训专班,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个性化培训模式,提升销售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高质量打造品牌形象。加快推进新机制、新渠道的迭代升级,打造地方主题店。围绕“枣福桑梓 为爱前行”公益品牌,策划制作彰显时代温度的短视频、微短剧。举办福彩公益行活动,走进社区、村庄、学校、敬老院等地,通过文艺演出、知识问答等形式,宣传福彩公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