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公司  企业  中国  快速    上海  行业  设备  未来 

宁波“孤勇者”和流浪狗的故事

   日期:2025-04-12     移动:http://fabua.ksxb.net/mobile/quote/10667.html
​​

 唐阿姨在打扫犬舍。

 

  围墙外的春草野蛮生长,篱笆内的吠声起伏似歌——

 

  在宁波市海曙区一处导航难以精准定位的山坳间,藏着一家占地三四亩的流浪狗救助站。

  寒冬褪去,360只流浪狗,在这里迎来了春天。

 

  然而,救助站站长郑师傅却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这处“世外桃源”,以后不再接收新的流浪狗。

 

救助站进门大狗区的阿拉斯加犬。

 

  光靠几个好心人,填不满这个坑

 

  提起流浪狗,多数人的“刻板印象”是瘦骨嶙峋、浑身爬满跳蚤的田园犬,但救助站里的品种狗不在少数——

 

  “进门大狗区那只阿拉斯加漂亮吧?当初获救时,它整个背上的毛都被烫光了,光秃秃的皮肤渗着血丝。”

 

  “隔间那只德牧品相够好吧?被救助时可精神了,一点毛病也没有。戴着项圈,冲着人摇尾巴示好。”

 

  “我们站里金毛、柴犬数量也不少。”郑师傅越说越愤懑,“品种狗?不负责任的人照样随便扔。”

2020年,《宁波市养犬管理条例》出台,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为文明养犬立规的城市。

 

  2016年,郑师傅第一次参与流浪狗救助行动,一只蜷缩在他怀里的小狗,用泪汪汪的双眼将他“拴”在了这项公益事业中。

 

  “最开始,救助站只收容了三四十只流浪狗。”9年间,救助站经历了4次搬迁,场地越换越大,责任也越背越重,郑师傅便聘请唐阿姨为救助站清洁员,一同照顾流浪狗。

 

  若要将救助站的日常工作进行“量化”,那么,郑师傅和唐阿姨每天要分配近100公斤狗粮,清理50多公斤粪便。

 

  每一只“入住”救助站的流浪狗,都会经过隔离检疫、体内外驱虫、接种狂犬疫苗、实施绝育手术等环节,最后按照品种、年龄、性格、健康情况等,分配到不同的“房间”。

 

  “虽然我也喜欢狗,但一下子接触这么多只,还是相当害怕的。”唐阿姨说,她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这份工作。

 

  “不算场地租金,光养活这些‘毛孩子’和维持日常运转,每年就要花掉四五十万元。”郑师傅告诉记者,少的几十块、多的千把块,每年数百人次的捐款,对救助站来说是雪中送炭,为“毛孩子”撑起一方天地。

 

  然而,郑师傅眼中更多的是无奈,每年高达20万元的场地租金,至今仍是他独自承担。

 

  “你倒说说看,救助站是不是在帮弃养者收拾烂摊子?光靠几个好心人,哪能填满这个坑?”

 

  郑师傅的反问引人深思:个人救助者快被压垮,公益组织的钱总是不够用,“毛孩子”如何撑过下一个寒冬?

 

藏在山坳间的犬舍,每年20万元的场地租金由郑师傅独自承担。

 

  “孤勇者”变成“一群人”,微光汇聚成星河

 

  2月底,小狗“光”被好心人救助时,它的后肢已被折断,只能依靠前肢撑地行走,所过之处,留下了几道淡淡的血痕。

 

  “它的救助人微信昵称叫‘追光’,所以我给它取名叫‘光’。”郑师傅说。

 

伤病基本痊愈的小狗“光”。

 

  现在,“光”的伤口已经基本愈合,甚至偶尔能撑起后肢行走几步。

 

  大地回春,郑师傅和唐阿姨挨个撤下犬舍门上的挡风被,换上薄棉帘,春风随之拂进每间犬舍。

 

  救助站里,像“光”这样的残疾狗数量不到两成,而品相还不错的狗,有机会被人领养。

 

  “宁波领养日”宠物公益救助动物文明志愿服务团队,便是郑师傅为小狗寻找新家的好搭档。

 

  今年3月23日,正值国际小狗日(National Puppy Day),“宁波领养日”志愿者团队在宏泰广场举办了第93届线下领养活动。

 

  “这个团队中,有我志同道合的伙伴。”郑师傅说,他们是同道中人,从不怕做流浪动物公益事业的“孤勇者”。

 

  2016年,“宁波领养日”志愿者团队刚刚成立,很多人不相信会有人愿意自掏腰包做流浪动物公益事业。彼时,团队遭受了许多冷嘲热讽、侮辱诽谤。

 

  “说我们作秀?那得做足93场!”

 

  “大家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争气。这句话很符合我们团队的作风。”团队负责人潘女士调侃道。

 

待领养犬“悠悠”。

 

  顶着“伪善作秀”“浪费社会资源”的非议,这群人“愈战愈勇”:建起专业团队、设立公益基金池、扩编志愿者库。“宁波领养日”志愿者团队,已从最初的两人小分队,壮大到有18名核心人员的“正规军”。

 

  前几天,12只狗和29只猫找到了意向领养人,这些“准领养人”还要闯过“家访、培训、试用期”三关。

 

  “起初,家里人完全不理解我们为何要做动物文明公益,觉得我们是‘吃饱撑的’。”

 

  “我们靠着这股‘倔劲’做出了一些成绩,家里人的态度略有改变,现在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潘女士笑着说。

 

  让郑师傅和潘女士感到高兴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宠物行为师和兽医团队加入流浪狗救助行列,宁波也有不少宠物医院为他们提供免费救助名额——

 

  “孤勇者”变成“一群人”,微光汇聚成星河。

 

救助站一角。

 

  那处“世外桃源”,仍在等待答案

 

  2020年,《宁波市养犬管理条例》出台,宁波成为全国首个为文明养犬立规的城市,尽显文明温度。

 

  在政策牵引下,人犬共处的善意正悄然生长——

 

  越来越多的社区免费投放拾便袋;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领养代替购买”的理念,犬类领养咨询量增长;宠物友好商场、餐厅越来越多,甚至已有博物馆允许观众携宠物参观。

 

  然而,文明养犬仍是一场“持久战”——

 

  遛狗不牵绳者不在少数,马路、公园仍然可见未被清理的粪便,中大型犬出门时未带嘴套;宠物扰民纠纷时有发生,部分饲主对他人感受漠然置之;遗弃与虐待行为尚未得到惩处,流浪狗无序繁殖仍未被彻底遏制。

 

  “如果决定接纳一条生命,就请负责任地陪它一生”,这是养宠人士不会陌生的一则标语。

 

  “负责任不仅是不弃养,文明养犬更是必修课。”郑师傅补充道。

 

线下领养活动现场。

 

  文明养犬的深意,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更是对城市文明建设的态度。

 

  在享受宠物带来的情绪价值、陪伴与快乐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思考:怎样的养宠行为,才是对“毛孩子”真正负责——是牵紧手中的绳,是随手清理粪便,是戴上嘴套的安全保障,还是对“领养代替购买”理念的普及和践行?

 

  唯有每个饲主将责任落到实处,人犬和谐共处的城市温度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本文地址:http://fabua.ksxb.net/quote/10667.html    海之东岸资讯 http://fabua.ksxb.net/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