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约200个省市(县)出台楼市政策超470条,三季度发布逾120条,多数城市已全面放开限制性措施。
武汉、重庆、合肥等地于9月底至10月初推出新一轮楼市支持政策。重庆实施“房票安置+需求分层”举措,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计划年内启动150个项目,覆盖1.57万户,鼓励开发商提供房票购房专属折扣,并探索房票有限转让与差异化奖励,配套入学便利及装修家电补贴。多个区县落实人才购房补贴、多孩家庭契税减免,“卖旧买新”换房补贴最高6万元持续执行。供给端优先出让优质地块,推动高品质住宅开发,此类项目去化速度加快30%,同时盘活存量商办用房,打造便民空间与消费新场景。
武汉推出“汉八条”政策,对购买新建商办用房给予契税50%补助,允许存量商务楼宇在主体结构不变前提下功能转换,使用年限原则上不超过15年,购房可实现“一房一户”落户,配偶子女随迁。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双缴存人家庭最高可贷150万元,单缴存人最高120万元,还贷比例上限由35%提至40%。2025年10月至2026年6月期间,挂牌出售的住房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认定。特定区域首套商贷购房者可获初始贷款额1%补贴,上限2万元,部分政策延续至2026年底。
合肥出台十项措施,优化土地供应机制,建立土地热力图,推进混合开发,编制“好房子”设计导则,提升住宅品质。推动城市更新,探索“科创+商业”融合模式,实施片区综合开发。需求端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允许首栋住宅取得预售证后即销售车位,开展“乐居合肥”活动,鼓励“收旧售新”,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虚假信息,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促进房地产向增量与存量并重转型。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各地出台政策频次密集,政策工具箱持续丰富,聚焦需求激活与供给优化,涵盖公积金提取范围扩大、定向购房补贴、金融创新等方向。9月限购松绑后,重点城市新房成交显著回升,深圳等城市日均成交量增幅超30%。武汉已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3.67万套,完成“十四五”目标的95%。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指出,商办改造政策有助于增加新业态供给,满足社会新需求,同时缓解企业持有商办物业的资金压力,推动沉淀资产转化为有效供给,稳定市场预期。中指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三季度政策更加聚焦,通过精细化手段刺激需求,加速存量去化,叠加后续政策预期,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止跌回稳态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