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科技巨头们都忙着做一件大事—“裁员”。
1、11月9日,社交媒体巨头meta CEO扎克伯克宣布裁员13%,裁员人数达到了11000名;
2、马斯克收购推特后,开启了灭霸式裁员,一个响指3700名员工就被裁掉了;
3、苹果已通知员工,公司在几个月内不会招收新员工,并且这可能要持续到2023年9月;
4、亚马逊表示,公司暂停人才招聘,因为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
如今,“裁员潮”已经扩展至整个美国科技圈,仅是硅谷裁员人数就高达10万。一向以科技标榜的美企,如今却掀起了“裁员潮”,究竟发生了什么?
裁员从5月份开始
5月27日,微软就宣布放缓Windows、Office、Teams部门的招聘。
微软发言人表示,这几个部门最近进行了扩张,公司希望在合适的部门进行合适的招聘。放缓招聘只是针对个别部门,并非整个公司。
此刻,微软已经嗅到了危机,并开始了行动。
微软是著名的电脑软件服务商,Windows 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软件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2021年6月,微软的市值达到了2万亿美元,成为继苹果之后第二个突破2万亿美元的企业。
这足见微软在科技界的影响力,也正是因为其影响力巨大,因此它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如果说5月是裁员潮的序幕,那么7月就是裁员潮的正式开启。
7月初是美企的新财年,也是业务、人事调整的时期。此时,微软宣布将进行部分岗位的裁员,影响到全部员工的1%,约1800人。
随后,苹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纷纷跟上。
7月12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 CEO给员工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面对潜在的经济衰退,谷歌计划在今年剩下时间内放缓招聘。
7月18日,苹果公司计划将在2023年放缓部门的招聘速度、控制开支,以应对潜在的经济衰退。
谷歌、苹果的跟进,证明了裁员这件事,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马斯克和meta的加入,将裁员推向了高潮。
近日马斯克以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平台推特,收购推特后,马斯克进行一系列的动作。
自己推特账号简介增加了一个“推特老板”(Chief Twit);然后清理垃圾邮件账户,将前女友的推特账户直接拉黑;蓝色认证用户每月收取20美元。
这都不算啥,裁员50%(3700人)才是他最大的动作,其中983个岗位永久性裁员,同时取消休息日、默写50页代码!
如果说马斯克创造了裁员最大比例,那么Mate则创造了最多的数量。
11月9日,社交网络巨头meta宣布裁员1.1万人,这是自公司2004年创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也是目前裁员最多的公司,为此扎克伯克不得不公开道歉。
扎克伯格说:“我想对这些决定以及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负责。我知道这对每个人来说都很艰难,我特别对那些受影响的人感到抱歉。”
马斯克和扎克伯格将美科技企业的裁员事件推向了高潮,未来将会有更多公司加入了这次裁员潮中,美科技员工陷入了恐慌。
而造成裁员潮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经济下滑、疫情、公司自身问题之外还有“恶意收割”。
裁员潮原因之一
疫情作为裁员的理由再合适不过了!
疫情不是meta、推特、苹果这类科技企业造成的,它们也是其中的受害者。疫情来临时,科技巨头们并没有裁员,这已经很人道了。
随着疫情不断地扩大、持续、反复,全社会付出的代价也随之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用到抗击疫情上,这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工厂因为疫情暂停生产,物流因为疫情中止,当生产、运输中止时,又导致工人的收入降低,收入降低势必要减少购物,商品又卖不出去了,那只好降低生产数量,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几乎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所有企业。
如果企业受到疫情影响特别严重,被迫裁员,按照规定进行赔偿,这可以理解,但有些做法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
2021年,科兴中维怒赚820亿,公司上下一片欢腾。当员工幻想着加薪和丰厚的年终奖时,公司突然裁员。
理由也很奇葩:未来疫情必会缓解,疫苗需求也会大幅下降,那么生产线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
科兴中维是一家疫苗公司,原本默默无闻,2020年研发出新冠肺炎疫苗后才迎来了规模扩张,很多员工也是那时入职的,工作不满2年,只能够拿到2-3个月工资的补偿。
这真是“卸磨杀驴”啊!员工加班加点帮你创造利润,一句话就能裁员?还要扣年终奖?
微软裁员的理由也类似,只不过更人道一点。
疫情爆发后,很多公司开始居家办公,学生需要上网课。这无疑会增加PC、笔记本等设备的销量,微软作为最强的操作系统公司,自然是十分受益的。
而到了后疫情时期,这些需求陡然下降,那么微软自然要减少用工数量,来确保公司利益。
微软还特意强调了是受疫情和经济疲软共同因素,导致公司营收下滑,被迫裁员。
除了疫情之外,公司自身失误也是造成裁员潮的一个原因。
裁员潮原因之二
公司决策失误造成裁员。
元宇宙被称为下一个增长极,受到众多明星公司的追捧,其中就有meta
据悉,2021年至今,meta已经在其元宇宙项目上花费了超过150亿美元资金。但到目前为止,该公司还没有透露这些钱到底花在了哪里。
就问你怕不怕?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00多亿,竟然不知道花在哪里,难怪外界不看好meta公司。
业内专家表示:“对扎克伯格及其团队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高风险的赌注,因为就目前而言,他们把钱押在未来,而他们的核心业务却面临着巨大挑战。”
当meta在元宇宙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后,终于研发出了新品“价值1500美元的新VR头盔和带腿的虚拟人像”,但市场评价却是“平平无奇”。
meta公司不得不承认,公司半年亏损50亿美元,很大原因是元宇宙项目的拖累,同时表示,尚未看到亏损结束的迹象。
除了meta之外,其他公司有没有战略失误呢?当然有,只是人家不像meta这样“赌性大”。
例如微软的Zune 及其音乐服务、OneDrive等;苹果公司同样也有,甚至连深受喜爱的iPad也差点烂尾。
科技领域一旦方向错误,将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最典型的就是诺基亚手机项目。
裁员潮原因之三
经济衰退!
与其说是经济衰退,倒不如说是“割韭菜”。
仔细想一想,全球这么多经济学家、专家,真的预测不到经济衰退?阻止不了经济衰退?这恐怕很难令人信服吧!
地里的庄稼浇灌、施肥、除虫,很快枝繁叶茂长势喜人,大家一片欢喜。庄稼欢喜是因为自己长势良好,农民伯伯欢喜是因为很快就能获得大丰收了。
其实资本“割韭菜”也是如此,当韭菜枝繁叶茂、长势喜人的时候,就是资本磨刀霍霍的时候。
可能有“韭菜”会说,不是这样的!那些被裁员的人,都拿到了不错的补贴。
那么仔细看一看,这个所谓的不错的补贴,究竟是多少呢?马斯克裁推特50%员工,只付3个月工资分手费,而马斯克自己说这已经比法律要求的多了50%。这是不是很尴尬?
更尴尬的是,推特员工极其害怕马斯克“灭霸式裁员”,一改往日养老作风,中层管理带领员工每周工作84个小时,折合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小时。妥妥的“997”啊!
这波“割韭菜”太狠了,连自己人都割上了。那么对手呢?只会更惨!
遥远的西比利亚已经零下十几度了,但是俄罗斯士兵和乌克兰士兵还在激烈对抗。
这场冲突在半年时间中造成了1.3万人死亡,1500人失踪,而这些数据还在不断地增加,那么何时能结束呢?大概持续到没钱打的时候。
那么什么时候资金会紧张呢?谁也不清楚,因为后方可以“割韭菜”向前线提供补给。
我们唯一清楚的是,俄乌冲突一日不停止,生命的逝去也不会停止。
再看国内!
疫情卷土重来、反反复复,即便我们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仍然无法阻挡,原因为何?
科技领域,唯一能与苹果、高通对抗的企业就是华为,但华为正在遭受“断芯式特殊照顾”,这种照顾就像被勒住脖子,被踩住氧气管。
要知道,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芯片数额高达数千亿美元,2021年金额达到3120.58亿美元(约2.2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8%。
我国已经是全球芯片最大金主了,结果却遭受了最严重的“芯片限制”。这不是千年一遇的奇葩吗?
这种奇葩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归根结底就是“阵营对抗”!
当对手勇于对抗,不同意割韭菜时,那就只能先割自己家里的韭菜了,要不然晚上“韭菜馅饺子”就吃不上了。
拿起镰刀冲向自家的菜园,那韭菜们可就遭殃了,于是经济疲软,需求不振,最终裁员了!
写到最后
过去几年,科技巨头们快速增长,盲目扩张,如今“挤泡沫”很正常。这也算是科技公司为了抵御风险、降低损失的一种行为吧!
裁员最多的meta是因为决策失误而“下手”更狠一些。推特则是因为换了老板,新官上任三把火,出出火气也很正常。
其实最让人担心的是“阵营对抗”导致的恶意“割韭菜”,因为这种做法会伤敌1000自损800。如果大家都不服输,那结果将会更加惨烈。
截至目前,美科技企业的“裁员潮”还算理性,至少谈不上雪崩,此时悬崖勒马,拨乱反正,那么触底反弹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