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家也不敢轻易违背周总理的遗愿,只能上报毛主席,毛主席听到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后,睁大了双眼,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当毛主席得知周总理的遗愿后,眼泪不禁从脸上缓缓滑下,滴落在了沙发上,思索良久,毛主席只批准了其中的一条:把骨灰撒在祖国大地。
1976年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被送往八宝山,十里长街围满了眼含热泪的群众,到处都是哽咽的哭声,很多人跟着灵车缓缓地前进,他们舍不得敬爱的周总理。
1976年1月15日,周总理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天哭声震颤人民大会堂,负责致悼词的邓小平几度哽咽,一度念不下去。
1976年1月16日晚上8时15分,邓颖超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登上了一架安-2型小飞机,她准备送自己的战友、伴侣最后一程。
随后,她和执行撒骨灰任务的同志们,一起将周总理的骨灰洒在了北京、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和山东的黄河入海口等4处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送走了周总理,接下来就要整理他的遗物了,就在工作人员整理过程中,突然有人发现了一份被周总理扣下的,毛主席在1974年亲笔批示:
我同意在四届人大会上,安排邓颖超同志一个副委员长的职务。
看清这份批示的内容后,在场之人无不失声痛哭,周总理一心为公,对待自己的亲人却非常严格,甚至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这也印证了周总理说的那句话:“只要我在一天,邓颖超就不能在政府任职”,为了这句话,周总理整整“压”了邓颖超26年。
其实,邓颖超的资历非常老,1925就入了党,后来又参加了长征,在瑞金时期,还曾担任过中央局秘书长,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曾被中央派出与国民政府谈判。
并且,邓颖超在这之后,还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是7名共产党参政代表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参政员,可以说邓颖超绝对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代表,有着超凡的能力和资历。
然而,1949年组建人民政府时,众多贡献卓著、有才之士都获得了重用,并被安排了合适的职务,当时政府组成人选几乎都由周总理提名,可他却把邓颖超排除在外。
很多人都对此十分不解,纷纷建议要给邓颖超安排合适的职务,党外人士张治中就曾为此找过周总理,认为这是周总理考虑不周,至少也应该给邓颖超安排个部长职位才能服众。
党内人士也不断找到周总理,大家认为共产党人提倡男女平等,怎么说也得给邓颖超安排个部长职位,不过周总理都回绝了这些建议。
后来,找的人多了,周总理直接对众人说出了缘由,周总理说如果邓颖超当了部长,那邓颖超发出的文件和指令,很可能会让别人误认为是他的意见,别人也就不太好办了。
周总理认为,如果把家庭关系和革命工作搅和到一起,绝对不利于革命事业的开展,为彻底断绝众人的念头,周总理最后还说出了只要自己是总理,邓颖超就绝不能在政府任职的话。
见周总理的态度非常坚决,众人只能作罢,后来组织安排邓颖超到全国妇联任副主席,周总理听后又提出反对意见,最终组织还是坚持让邓颖超去妇联担任了副主席。
不过,随后在工资定级时,周总理再一次让邓颖超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当时妇联主席的工资定为3级,邓颖超作为副主席,正常来讲应该定为4级。
邓颖超却高风亮节,主动申报了5级,可周总理对此还是不满意,建议邓颖超的工资降为6级,邓颖超听后欣然接受,就此向中央提出了降低工资级别申请。
其实,周总理不但对邓颖超要求严格,他对自己同样十分严格,周总理在给自己工资定级时,也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工资定为2级,周总理说要把1级工资待遇留给烈士家属。
此后,一直到周总理逝世,在整整26年的时间里,邓颖超的职务始终都停留在妇联副主席的位置上,无论她的工作多么出色,都没有获得任何调动、晋升的机会。
邓颖超对此毫无怨言,她自愿褪去光环,忍受委屈,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都十分谨慎,在工作上也绝不多问,坚决不给周总理添麻烦。
而且,邓颖超还全力做周总理的后盾,周总理的亲戚朋友来家里拜访时,无论是吃饭、住宿,还是求学、看病,邓颖超都倾尽全力的处理好各种事情,周总理曾这样评价邓颖超:
“她这一辈子,除了工作,剩下的全都为我们周家服务了!”
周总理和邓颖超没有孩子,他俩收养了很多烈士的后代,虽然在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上,周总理夫妇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但绝对不会在权力待遇上提供任何特殊照顾。
这一点,周家所有子侄辈都深有感触,他们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过,周总理反复叮嘱他们,周家人就是普通人,周总理也从未给过他们任何特殊关照。
周总理一心扑在事业上,常年超负荷工作,因积劳成疾、睡眠时间过短,在1967年2月被诊断出了心脏病,但周总理却没有任何改变,依旧坚持工作在最前线。
1972年5月,周总理被诊断出患上了膀胱癌,尽管当时医生叮嘱他要减少工作、注意休息,可周总理却说:“我配合你们,但你们也要配合我。”
周总理有太多的事情放不下了,此后他坚持带病工作,这也导致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到了1974年时,由于病情一再加重,医生对周总理说,必须立即动手术。
可周总理却拒绝了医生的建议,此时四届人大会议已经进入倒计时,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因此周总理提出继续进行保守治疗,这样才能时刻保持清醒、不耽误工作。
这时候,毛主席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状况,政治局从筹备四届人大会议方面考虑,推荐邓颖超担任人大副委员长,邓颖超无论从知识、能力,还是从阅历、资格上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毛主席接到推荐文件后,立即做出了“同意”的批示,不过考虑到周总理一直以来的脾气,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在这份文件上又写了一段话:
我同意在四届人大会上,安排邓颖超同志一个副委员长的职务。
然而,当这份带着毛主席亲笔批示的文件,转到周总理手中时,周总理却没有告诉任何人,直接将这份文件悄悄扣了下来,就这样这份文件被藏了起来,连邓颖超也不知道这件事。
1974年6月1日,这一天是儿童节,孩子们都在兴高采烈地庆祝着属于自己的节日,可就是在这一天,周总理由于病情加重,不得不离开了他工作和生活了25年的办公室。
此后,他一直住在305医院,但在做了第一次膀胱癌切除手术后,他很快就在病床上开始了工作,虽然当时很多症状都减轻了不少,但周总理的病情依旧非常不稳定。
可仅仅住院一个月后,他就在医院里接见了外宾,这则消息被公布后,全国人民才知道,敬爱的周总理生病住院了。
1974年8月10日,由于癌细胞发生转移,经毛主席批准,周总理又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此时周总理已经十分虚弱了,但仅仅过了一周,他又强忍着病痛开始了工作。
1975年1月3日,四次人大会议开幕,周总理拖着疲惫的身体,忍着病痛前往会场做了《政府工作报告》。
1975年3月,不幸的消息再次传来,周总理的肠胃也出现了问题,只能进行第三次手术,这次手术后,周总理的体重骤降。
1975年9月7日,饱受病痛折磨的周总理,最后一次在医院会见外宾,这时候他的癌细胞已经全身扩散,他对外宾说:
“由于身体出现了问题,我现在已经不能继续工作,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已经全面负起责任来了。”
不过即便如此,周总理依旧十分关心国家发展建设,他坚持让人给自己读报纸、报告和文件,并积极建言献策,发挥着自己所有的能量。
当时间来到1975年12月下旬时,周总理的病情持续恶化,已经到了无法自主进食,必须要下胃管的程度,而且周总理的身体异常疼痛,打止疼针也不管用。
不过,周总理依旧不愿给医护人员添麻烦,无论多疼,他都不会喊出来,始终咬牙坚持着,他害怕影响医护人员休息。
后来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周总理就对大夫说,他实在忍不住疼了,想哼哼几声,请医护人员别担心,在场的医护人员流着眼泪劝慰周总理:
“周总理,如果疼,您就喊一喊,没关系的,请您别再拘束了……”
然而,就算如此,周总理也没有大声喊出来,由于周总理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一直为周总理理发的朱殿华师傅提出申请,想来医院看望一下周总理,可周总理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他为我理发20多年,如果看到我现在被病痛折磨的样子,一定会非常难受,还是别让他来了,代我谢谢他。”
其实,这已经是周总理第3次拒绝朱师傅的探望申请了,同时周总理也拒绝了很多想要来医院探望他的人,因为他不想让大家难过,可以说直到此时,周总理还一直在为他人着想。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敬爱的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8岁,而周总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出的话则是:
“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们(医护人员)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吧,他们更需要你们……”
周总理逝世后,组织根据整理遗物时发现的那份,被他扣下的毛主席批示,决定增选邓颖超同志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待下次全会时予以追认。
至此,邓颖超才终于担任了这个“迟到”的职务,此后邓颖超全力工作,积极参加会议、接待外宾、处理各项事务,后来还在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
1988年,邓颖超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不过即便如此,她依旧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坚持建言献策,1992年7月11日,操劳了一辈子的邓颖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可以说,从个人贡献来讲,邓颖超也是杰出的代表,但在建国后的26年时间里,她却甘于退居幕后,默默做好辅佐工作,而且还对此毫无怨言,邓颖超说:
“作为名人之妻,受点委屈也是正常的,我是新的‘夫唱妇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