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科技春晚”果然名不虚传,iPhone 15 系列手机的发布,让人们的视线也再次聚焦到手机的影像功能上。
反而忘记了在成像环节中非常关键的那个要素 —— 镜头。
未来我也将找机会进行体验测试
这也是我之前写文章时比较少谈到,但对手机影像功能而言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当然,我不是硬件技术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个拍摄者,所以这篇文章我自己定义为 “软科普”,也就是从手机镜头的技术知识切入,以实际拍摄的照片来展现。
从微观到大景
接下来,让我们先从两个问题开始聊起,再用对两个问题的解答,来展示实拍效果,从而感受手机镜头的实际效果,而不是冷冰冰的参数。
所以在我看来,本文更像是一篇散文,而非类似镜头光学分析之类的技术文。
注:本文只展示效果,并非某一机型的评测,也无意做任何品牌或机型间的比较,所以请理智观看吧。
1
提问:
为什么手机摄影也要看镜头?
那么系统就可以简化成镜头+传感器两部分
(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随着手机影像的崛起,影响照片的光学因素之外,还更添了 “芯片+算法” 的要素。不过,在镜头、传感器和芯片/算法这几项中,CMOS 的大小容易比较,比如 1 英寸大底就很好。芯片也可以用几个核心、几 nm 制程(如苹果最新的 A17 仿生芯片是 3nm)来比较,通常核心数量越多,制程数字越小越好(当然也要均衡发热量等因素,这里不展开讨论)。
比如佳能的“红圈”,尼康的“金圈” 和索尼的“GM”标志等。但在手机领域却没有这样直观的标识。
过去曾经有一个阶段,厂商通过镜片数量的比较来衡量镜头优劣,比如从 5P、6P 镜头,到 7P 甚至 8P 镜头。但熟悉光学的朋友应该清楚,镜片的数量并不等同于画质,这种比较不够直观。其实,镜头的好坏,可以从镜片本身的材质说起。
2
提问:
那么,什么镜片好?
(图片来自佳能官网)
其实,对于手机镜头也是如此。或许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都不知道,如今的手机摄像头镜片通常都是塑料的,这种材料易于塑形、重量轻而易于驱动,成本也低。但是其光学性能并不如玻璃材料,而且发展到 8P 镜头,无论是光学性能的提升还是厚度上,都已到了极限。以目前的科技来看,小尺寸的玻璃镜片尽管更难制造,成本更高,但在性能上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图片来自小米官网)
所以,当我们谈到手机镜头时,会发现玻璃镜片的使用将是提升摄像头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
3
解答:
从具体机型说起
说镜头不能纸上谈兵,所以我这次就体验了一款使用玻璃镜片的手机 —— 小米 MIX Fold 3,这是一款挑战直板手机厚度,同时又要兼顾影像功能的折叠屏手机,更是行业首款采用玻塑镜头的折叠屏手机。
我查了一下资料,这个1G6P WLG玻塑镜头来自知名大厂瑞声科技旗下的辰瑞光学。不要小瞧这一片玻璃镜片,它的使用不仅带来了更好的光学成像素质,也降低了镜头的整体厚度。
图片来自小米官网
同时,在整体规格上,这支主摄镜头的光圈依然达到了 F1.77,并支持 OIS 光学防抖,可见并未因折叠屏的体积而牺牲性能。
而经过多日的拍摄体验,我发现这台手机的影像素质,特别是最大底的主摄的素质表现十分优异。我拍到了很多满意的照片,有些甚至还是主摄变焦到 2× 后得到的。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一探未来手机高素质镜头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4
解答:
这颗 1G6P WLG 玻塑混合镜头
的实拍效果如何?
接下来这部分就是我最喜欢也最直观的实拍环节了。需要客观说明的是,由于如今的手机成像融合度很高,所以这些照片中体现的不仅仅是镜头的品质,也有小米对于算法的理解和把控。对此我会在相应的照片中作出观看说明。
4.1
质感 - 玻璃与桃胶
有一类题材我很喜欢拍,也很能体现手机摄像头的素质,那就是玻璃与金属物件,因为材质的原因,它们本身就极具质感。
其次,拍摄玻璃通常是在较近的距离,这对于镜头的素质要求更高。因为多数光学镜头都会以无限远(拍远景)为设计基准,近摄时素质会下降(表现为锐度下降,以及物体高光边缘容易出现球差增多导致的光晕)。而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很难用算法弥补的。所以如果近摄拍玻璃材质物体没问题,甚至质感和焦外都不错,那么说明镜头本身素质也很好。
从上面的照片来看,小米 MIX Fold 3 在如此极限的厚度下,准大底的主摄表现令我满意。玻璃的通透感和质感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拍玻璃如此,拍摄其它带有类似的透明或半透明效果的物体也是如此,比如我偶然发现的玻璃罐子里的“桃胶”。
色泽和剔透感都非常到位
显然,比塑料镜片更通透的WLG玻璃镜片的加入,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高水平表现也让我想到了平时所用的一些相机镜头。
4.2
细节、色彩与氛围 - 公园里的奇遇
如果说拍玻璃和金属制品是通过近摄来考验镜头的素质,那么自然环境的拍摄就是一个更加多方面的综合测试了。在公园中,远景的拍摄可以考验镜头的解像力,以及镜头与传感器、算法协同后的纯净度、对比度和色彩表现。
拍摄于北京圆明园
而对于近几代手机来说,特别是由于小米MIX Fold 3具备了徕卡色调,公园中的环境还特别考验对绿色和天空色彩的表现。从实拍样张来看,当我用小米 MIX Fold 3 拍摄时,得益于WLG玻璃镜片所带来的“高通透”感,搭配徕卡滤镜算法的应用,通常无需做过多调整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在公园拍摄时,我也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些花卉和昆虫,并再次进行了 2× 变焦的近摄。
此时画面的焦外光斑虽不及相机中的顶级微距镜头,但在手机领域已算不错。这种大光斑效果也十分讨好眼球。
4.3
虚实之间 —— 人像拍摄
与自然风景的拍摄类似,人像题材在我看来也属于一种对拍照设备的综合测试(在我的课程里,我就给人像的章节起了“综合小测验”的名字)。因为人像不仅考验手机的算法,也考验镜头的中距离成像效果,即细节刻画能力。
而在人像模式里,小米特有的 35mm人文 和 50mm旋焦 这两种特定模式,显示出手机算法与光学镜头相结合后,所能实现的柔和焦点过渡和焦外散景。
从这些照片可以感受到,当镜头整体的素质提升后,即使不借助算法优化,人物的肤色通透感、毛发细节和画面整体质感也会很好。
一支好镜头,总是对画面有帮助的。
4.4
纯净度的帮助 —— 城市夜景
对手机而言,任何有利于接收更多光线的努力都是不嫌多的。因为与相机相比,手机的传感器还是太小了。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索尼会开发新型感光能力更强的传感器,而瑞声科技会将透光率更好的玻璃镜片放入摄像头中。
在上海拍摄的照片中,我首先尝试用小米 MIX Fold 3 拍摄了著名的外滩,在晚上 7 点,整个外滩的建筑被点亮,而我正站在对岸的浦东美术馆楼上。
这个机位相当不错,因为不仅正对外滩,还有屋顶的玻璃可做镜面,从而形成对称的画面效果。
除了标准的城市景观,在上海行走时,我还发现了高透光镜片对夜景拍摄的另一个好处 —— 保证足够高的快门速度。在拍摄聂耳雕像前的跳舞的人们时,我并未使用夜景模式,而是使用了自动模式。此时快门速度为 1/20 秒,基本可以定格住运动不太快的人物。
可以看出雕像的质感与周围树叶的细节。
这张照片之所以令我满意,也是因为除了定住了人物的姿态,画面很干净,并且细节也很出色。我想,这样的夜景照片才是有意义的照片吧。
4.5
再加逆光 —— 更极端的夜景
在夜晚拍摄时,为了试出这款 WLG 玻塑镜头的极限光学性能,我还挑战了一下更极端的场景 —— 夜景加强逆光。但其实这并不是为测试而测试,恰恰相反,之所以拍摄下面的照片,是因为我觉得画面本身很有趣,是值得拍摄的,并且最终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
让我们来看看现场手机的截屏,你就能感受到现场光线的复杂与拍摄难度了:
在最终画面的局部放大显示中,我们也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点:
5
总结:好镜头的意义
一台手机,五个场景,验证了 WLG 玻塑镜头的实力,也让我拍到了不少满意的照片。对如今注重轻薄的折叠屏手机,以及未来的非折叠影像旗舰手机来说,瑞声科技推出的的玻塑镜头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它既可以提升镜头本身的光学素质,也能辅助降低镜头的厚度。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我是 IPPA 2015、2017、2018、2021 、2022、2023获奖人
我是《摄影之友》2019榜中榜年度影像人物
Title 还有很多,意思一下就好……
我有一门课叫作「 超凡手机摄影课 」
它很厚,也很贵,更实用
一次教你一点摄影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