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动态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手机版动态     相关动态     |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ip20c8

http://fabua.ksxb.net/comip20c8/

相关列表
文章列表
  • 暂无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方式
  • 联系人:王女士
  • 电话:15515878781
原创德媒曾呼吁德国政界:美国再坏也比中国好,要坚定站在美国阵营!
发布时间:2025-08-06        浏览次数:0        返回列表

在阅读本文之前,若您能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又能带给您更多的参与感,我们不胜感激,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即使再差,也比中国强一些——这句话出自德国《每日镜报》的报道,如同一颗震撼弹,在2025年国际舆论舞台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当一家德国主流媒体直言不讳地说“即便美国再犯多少错误,德国也必须坚定站在美国那边”,这不仅是在挑衅中德关系,甚至在严重蔑视德国一贯坚持的独立外交传统。想想看,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时,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议会发表激昂演讲,宣称要进行“时代转折”。然而,转折的结果却让德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德国企业发现自己赖以生存的天然气管道被炸断,军费开支猛增,甚至达到了北约要求的2%的GDP水平,而此时,华盛顿数钱的声音仿佛能穿越大西洋传来。大众汽车最近甚至流传一份内部报告,警告如果继续按政府要求操作,光华东地区的供应链断裂就能让公司陷入困境。

德国目前面临的困境,源于其安全和经济命脉已经牢牢被美国掌控。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周边,美元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宛如一个独立的小国家。美军指挥官霍奇斯曾直言不讳:“我们驻扎在德国,并非为了保护德国人,而是为了美国的利益。”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被迫切断“北溪-2”管道,以三倍的价格购买美国天然气,同时也不得不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2%,每年额外支出1000亿欧元。这无疑是美国对德国实施的“保护费”政策。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媒体竟然还能毫不犹豫地宣称即便美国有再多的错误,也必须站在其一边。

从某种角度看,谁才是坑害德国的源头?又是谁在帮助德国赚钱?答案其实不难找到。

2023年,德国汽车巨头大众在中国的销量突破310万辆,占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奔驰在中国的利润贡献也超过了三成。而巴斯夫则在中国湛江投资建设全球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金额超过百亿欧元。曾经被视为德国经济定心丸的中国市场,如今却变成了烫手山芋。

回顾过去,德国曾是欧洲最精明的牌手。默克尔时代的柏林总能在大国博弈中抓住最有利的机会。在安全方面,德国依靠北约和美国的强大保护,让人民拥有了安稳的睡眠;在经济上,德国则深耕中国市场,尤其是向东方的贸易往来。这种“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政策组合,一度是德国的“独门绝技”。这一策略让德国制造的产品走遍全球,企业在亚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数以百万计的家庭也从中获益。

然而,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德国过去几十年精心构建的安稳生活被彻底打破。过去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被迫停止,德国经济的基石一夜之间崩塌。德国人这时才惊觉,自己的工业体系竟如此脆弱。此时,柏林的反应近乎本能:他们迅速依赖起那个最强大的盟友——美国。

一千亿欧元的国防特别基金迅速出台,国防开支在短时间内飙升至GDP的2%。美国最先进的F-35战斗机也随即下单。德国开始积极响应美国号召,紧跟美日澳舰队,跑到印太地区执行所谓的“维护航行自由”。这一系列举措,实际上是在向世界,特别是向华盛顿展示:看,我依旧是最忠诚的小兄弟。

然而,政治上的高调效忠掩盖不了经济现实的巨大压力。当德国政客在议会里讨论“去风险”和“价值观外交”的时候,德国商业巨头们却正悄悄地投下最有诚意的一票。没有中国市场,大众还能成为全球销量冠军吗?没有中国的利润,宝马还能继续在研发上投资吗?没有中国的供应链,西门子还能保持竞争优势吗?事实显而易见。

今天的德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它更像是一个被夹在中美两国之间的棋子。为了平衡国内的经济利益与外交压力,德国政府开始玩起了文字游戏,试图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中国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者,甚至还是“制度性对手”。这种令人困惑的矛盾心态,反映了德国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巨大裂痕。

如今,德国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国单极主导的时代正在逐渐落幕,一个更加多元和复杂的世界格局正逐渐成型。继续在中美之间走钢丝,或许能够获得短期的喘息,但从长远来看,德国很可能会在两者的夹击中走向衰败。德国的选择,似乎也越来越明晰:继续做美国的“高级附庸”,还是挣脱束缚,像当年戴高乐将军那样,为自己、为欧洲争取一席之地,赢得应有的尊重?

《每日镜报》的那句话——“美国再坏,也比中国好”——其实回避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德国的国家利益,到底应该由谁来定义?在一个规则并不由自己书写的世界里,德国最终能否真正看到自己的未来,依旧悬而未决。毕竟,棋子的命运,永远由不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