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农闲时节,在王家河街道办圪堵村的中药材深加工基地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当地务工村民熟练地拿起黄芪,切下根头,轻轻抖落泥土,随后将其放置在阳光下晾晒,每一个步骤都井然有序。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fabua.ksxb.net/file/upload/202508/11/181158292.jpg" style="color: rgba(0, 0, 0, 0.9); font-size: 17px; font-family: mp-quote, "PingFang SC",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034em;" />
郭艳飞动作麻利,迅速挑选出粗壮的黄芪,剪去多余根须,只留下粗根节子,然后扎成捆,整齐地摆放在宽敞的地方进行晾晒。同时,被剪下的根须也被妥善堆放,等待清洗、扎把后,进一步加工成斜片或药沫,最终送入药厂。
“一个月能挣到3000多元,我在这里已经干了好长时间了,走路不到五分钟就回家了,每天中午还管一顿饭。”郭艳飞笑着告诉记者。
一根根沾着泥土的黄芪经过数控清洗、精准切片、智能烘干等多道程序,更显著提升了黄芪的附加值,最终蜕变为色泽金黄的精品药材。
“农户利用自有闲置土地,公司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推荐指导种植经济价值高的中草药,等这些中草药成熟后,公司再统一按照当时市场价格进行回收,农民增加了收入,企业也得到了优质的第一手货源。”中药材深加工基地负责人陈红说。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fabua.ksxb.net/file/upload/202508/11/181158562.jpg" style="color: rgba(0, 0, 0, 0.9); font-family: mp-quote, "PingFang SC",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letter-spacing: 0.578px;" />
据了解,该中药材深加工基地能够以技术培训、指导的方式吸纳周边劳动力参与到中草药的种植产业中,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建立中草药及农副产品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为全区中医药产业振兴添砖加瓦。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药王精神,深耕中医药产业发展,继续打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开发黄芪切片、中药饮片等高附加值产品,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我区中草药产业的振兴发展中来。”陈红说。
企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不仅能为农民带来好的点子、新的技术与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还能增加农民的地租收入、务工收入和其他要素分红,必将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正在分拣黄芪的村民韩玉虎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在这里干活离家近,天热的时候我们还会避开高温时段,活也不重,不耽误照顾家里!”
像郭艳飞、韩玉虎这样的务工村民不在少数。从育苗、管护到采挖,产业链的每一环都释放出“用工红利”,让“务农”与“务工”无缝衔接。据统计,中药材深加工基地常年吸纳周边1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上万元。
近年来,王益区将聚焦打造中药材示范基地目标,扬优势、补短板、提效益,推动中药材产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纵深发展,以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为抓手,全要素保障、全环节发力、全链条提升,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增效。
记者 : 田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