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去年渤海银行摆脱了之前营利双降的困境,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正增长。
其中,实现营收254.82亿,同比增长1.94%;实现净利润52.56亿,同比增长3.44%。
资产质量方面,渤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从2023年的1.78%降到了去年的1.76%,下降了0.02个百分点。
不过,在整体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背后,渤海银行的个人贷款率却一直居高不下,从2023年的2.25%上涨到了2024年的4.15%,几乎快翻了个倍。其中,个人消费类贷款的不良率更是直接从4.44%暴涨到了12.37%。
作为对比,招行2024年的消费贷款不良率才1.04%,渤海银行这一数据是招行的将近12倍之多。
渤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主要通过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合作进行。
从2017年起步到2020年,渤海银行仅用三年时间,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就突破了千亿,从2017年的88亿一路飙升到2020年的1170亿,在个贷中的占比也从7.4%上升到了36.3%。
在当时的招股书中,渤海银行还曾表示,看到了中国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巨大潜力”,与领先的第三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建立了稳健的合作关系,以扩大市场份额。
从2021年起,受互联网贷款政策影响,渤海银行开始逐步压降个人消费贷款规模,个人消费贷款在个人贷款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下滑。
2024年年报中,渤海银行也提及,通过压缩消费类互联网贷款规模,控制纯信用平台业务占比,较大幅度压降高风险资产,个贷资产规模下降较快。数据显示,2024年渤海银行的个贷规模为2220.27亿,相较于2023年的2727.43亿,降低了507.16亿。其中,个人消费类贷款规模为375亿,在个贷中的占比为16.9%。

渤海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法》2003年修订以来,唯一一家全新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第一家自2000年来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渤海银行于2005年12月30日成立,2006年2月正式对外营业。2020年7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今年2月,渤海银行三名副行长的任职资格获批,自2025年2月7日起履职。
目前,渤海银行新一届高管层落定,一正五副皆为职业经理人,行长为屈宏志,五名副行长分别为杜刚、谢凯、李建国、齐君及邓蓓。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这意味着,2020年《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20万元的规定被首次突破。
未来,在新的领导班子和新的政策下,渤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将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扫描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