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
汪曾祺
【字词拓展】
1. \Y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
2. 摞:通常指整齐地堆积或堆起。如:把砖摞起来。或指放置成堆。如:把碗摞在一起。
3. 凭吊: 面对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
【作文万花筒】
以“风俗”为话题的作文材料
\Y1.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清·顾炎武《日知录·廉耻上》)
风俗:风气习俗。
2. 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宋·王安石《风俗》)
迁染民志:影响民心。 关之:关系于。 慎:慎重。
3.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宁:安宁。 《诗经·周南·关雎序》:“移风易俗。”
4. 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清·魏裔介《琼琚佩语·政术》)
正风俗:端正社会风尚。
5. 王者统世,观民设教,乃能变风易俗,以致太平。(汉·王符《潜夫论·浮侈》)
统:统治。 观民设教:观察民情以设教化。 致:达到。
6. 观风俗,知得失。(《汉书·艺文志》)
观:看,观察。 知得失:知国策之成败得失。
7. 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史记·李斯传》)
殷富:殷实富裕。
8.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致君:使君主达到。 淳:淳厚,朴实。
9. 人心者,世俗之本也;世俗者,王运之本也。(清·龚自珍《平均篇》)
世俗:流俗,一般的风俗习惯。 王运之本:国运之本,即一国命运之根本所在。
10. 伤风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货殖传》)
伤风败俗:败坏良好的风俗。指有碍于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认的风俗习惯的行为。
11. 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晏子春秋·问上》)
异、殊:不同。 说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12.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家风。(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
说明相距虽不远,但风俗大不相同。
13. 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淮南子·齐俗训》)
时代不同了,事情就会变化。形势变化了,风俗便有所不同。 汉·刘向《说苑·杂言》:“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
14. 习俗移人,贤者不免。(《文子·上德》)
习惯能改变人的性格,连贤者也难以避免。
15. 法无不改,势无不识;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
法:法度。 易:改变。 意为一切都不会永远不变的。
【相关链接】
(一) 走近作者\Y
\Y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汪曾祺的散文似“水”,他的散文是“水”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水性”。归于胡同,又具有浓郁的“胡同”味。这种“胡同”味,是其散文显示的一种综合的北京胡同的地方特色,它既表现在取材、构思和抒情习惯上的平民性,同时在语言上也具有北京胡同的京腔京调的韵味。
(二) 写作背景\Y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合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此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三) 关于文化\Y
1871年,泰勒第一个在人类文化学中引用“文化”一词:“文化乃是当个人为社会一分子时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及其他才能、习惯等复杂的整体。”
杜威:“文化是一个错综的风俗习惯的结晶体,具有维持现状的倾向。”
钱穆:“我们屡次说过,文化是人类生活之总体,而人类生活则是多方面各种部门之配合,人类文化逐渐演化,则方面愈广,部门愈杂。但扼要分析,我们仍可将人类生活之诸多形态分划出七个大部门:一经济,二政治,三科学,四宗教,五道德,六文学,七艺术。”
《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总之,“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生活全部的概念。
【重点剖析】
\Y1. 文章结构的分析\Y
第一部分(1~4)介绍北京胡同的布局 、影响、取名、数量。
第二部分(5~12) 介绍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 焦急、娱乐、 饮食、 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15)介绍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
\Y2.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Y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3.\Y 请从原文中找出能说明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句子。
(1)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2)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3)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4)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Y
作者对胡同文化既有留恋向往之情,又有伤感、无可奈何之情。 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能反映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淡,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的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作者对这种胡同文化是否定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Y胡同里的老人
--忆汪曾祺
人间沧桑(网名)
教读《胡同文化》一课时,记忆的湖面一下子就浮起作者汪曾祺老人的形象来。1990年初夏的闽南,阳光如水又似风,纯净、和煦而宽阔。站在绿叶如宽大手掌的木棉树下,耳畔总会萦绕着不远处九龙江隐约的流动声。那水面该是浮光跃金吧。初夏的某个日子,我就坐在漳州师院简陋的教室里,聆听汪老的文学讲座,如风行水上。
几年前汪老驾鹤西游,我记忆里忽然涌出那个初夏如水的阳光。也许我只是教室前青草地上的一粒露珠,与汪老只有一面之缘的我,无法用笔涂抹出当时如阳光如流水般的感受。但这一次,汪老从文字中走出,坐在我面前,一边啜茶,一边与我娓娓而谈北京胡同、市民生活和他们“睡不着,眯着”的文化心态。此刻我的身边似乎又荡漾着漳州初夏的空灵阳光。走到街上,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汪老会冷不丁地从某个胡同里钻出来,与我匆匆打一个照面,留下一抹纯净的笑意,然后消失在人群之中。
汪老与我们的想象迥然不同。不是鹤发童颜,也没有仙风道骨。他头发稀疏花白,仿佛一蓬衰草;脸上皱纹倒不多,但浮肿的眼袋特别明显;他穿着灰白色的衬衣,下摆很随意的塞进皮带里,衬得他更加瘦削。不知怎地,我忽然想起“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唐诗句,这位曾写过许多柔情似水小说的人老了,时光的逝水不会倒流。但汪老没有丝毫的感伤,他的脸上隐约的透露出一种儿童般纯真的光芒和历经沧桑之后的波澜不惊。有些人的人生一步步的向老境迈去,汪老却从老境一步步地迈出,仿佛他的心灵和年龄还停留在锦瑟华年,从来不曾老去。其时他已年逾古稀,老得成“妖”。汪老喜欢宋儒的两句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时同。”大概他善于“化动为静”吧,即使是至痛的事,在他心里浸泡几下,也会变得平和起来。汪老的“老”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人生智慧的结晶。他的眼睛很小,有点迷蒙,仿佛还滞留着江南水乡的烟雨蒙蒙。
假如你不细瞧,还真会以为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糟老头”,或许,汪老更愿成为这样的人。他小说中的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如果不是普通人中的一员,是不可能具备的。汪老在《自报家门》文中,说他最喜欢的是更实在的两句诗:“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他自许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记得当时由鲁迅文学院教务长何镇邦先生开讲座,汪老进来了,脚步很轻,我们把巴掌拍得很响。他这边、那边点了好几个头,然后将身子搁在椅子上,摸出香烟--很有诗意的“阿诗玛”牌,这边、那边地敬一轮烟。我刚好坐在他后排旁侧,他连我这个毛头小伙子也敬到了。何先生上课了,谈笑风生,赢得满堂掌声。但近两个钟头时间我都花在观察和揣摩汪老上,如同不明白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是猜不透他的,凭我的学识和经历。我想起了他在《林肯的鼻子》中所写的语句:“谁的鼻子都可以摸,林肯的鼻子也可以摸。没有一个人的鼻子是神圣的。”汪老的平等理想给我留下难以泯灭的印象。
下午轮到汪老讲课。他抽着烟,很随意地走上讲台,然后又很随意地从裤兜里摸出一本杂志,摊开来,翻到他的文章,站在那边,很随意地讲了起来,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十多年的风雨冲淡了记忆,但他所讲的一句话如洄流一般一直在我脑海中潆洄:小说写的是回忆。也许只有积淀下来的情感才最真、最纯、最耐人寻味,汪老的话到现在才有点明白过来。此情可待成追忆,他讲这话时的吴侬软语至今还如水一样浸透我的心灵。他讲的课很像他的散文随笔,向听众展现一个精神的花园,静而悠,悠而闲,让人流连忘返,来一回“文化的休息”。汪老很怀旧,有两个明显的兴趣点,即各地的风味吃食和风俗民情,这些都有醇厚的文化味;他总在其中寄寓人事的兴衰慨叹和对淳朴人性的执著追求。这犹如平静的水面,总深藏万斛波涛。
讲课时他还有一处“神来之笔”。大概当时他患有轻微的感冒,鼻孔下汪着两点晶亮的涕水,他抬起身,很随意地用袖管一蹭,然后继续侃侃而谈。一切都显得那样了无痕迹,浑然天成,仿佛窗外初夏的风,草地上的阳光。以后我又读了他的许多文章,印象最深的为《牙疼》。文章写到他牙痛时,虽疼起来要人命似的,但他都会“泰然置之,而且有点幸灾乐祸的想:我倒看你疼出一朵什么花!”汪老苦乐随缘,通权达变,我把这段文字看作他所有文章的“旁白”。
这是一个从胡同里走出的老人,他在怅郤低徊之后,沉重地向消失的胡同挥手告别。而我,不会抬起沉重的手向他挥别,我只看着他消失在人潮汹涌之中,心中带着一种挥不去的怅惘,期待下一次的无法重来的邂逅。
美文共赏:
细节的描摹,让汪曾琪老人就如同站在我们身边,那样清晰,那样让人亲近。同时,又将汪老先生描绘得那样朴实,朴实得一如“北京的胡同”。
国子监
汪曾祺
为了写国子监,我到国子监去逛了一趟,不得要领。从首都图书馆抱了几十本书回来,看了几天,看得眼花气闷,而所得不多。后来,我去找了一个“老”朋友聊了两个晚上,倒像是明白了不少事情。我这朋友世代在国子监当差,“侍候”过翁同和、陆润庠、王垿寺祭酒,给新科状元打过“状元及第”的旗,国子监生人,今年七十三岁,姓董。
国子监,就是从前的大学。
这个地方原先是什么样子,没法知道了(也许是一片荒郊)。立为国子监,是在元代迁都大都以后,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8年),距今约七百年。
元代的遗迹,已经难于查考。给这段时间作证的,有两棵老树:一棵槐树,一棵柏树。
一在彝伦堂前,一在大成殿阶下。据说,这都是元朝的第一任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监祭酒许衡手植的。柏树至今仍颇顽健,老干横枝,婆娑弄碧,看样子还能再活个几百年。那棵槐树,约有北方常用二号洗衣绿盆粗细,稀稀疏疏地披着几根细瘦的枝条,干枯僵直,全无一点生气,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很难断定它是否还活着。传说它老早就已经死过一次,死了几十年,有一年不知道怎么又活了。这是乾隆年间的事,这年正赶上是慈宁太后的六十“万寿”,嗬,这是大喜事!于是皇上、大臣赋诗作记,还给老槐树画了像,全都刻在石头上,着实热闹了一通。这些石碑,至今犹在。
国子监是学校,除了一些大树和石碑之外,主要的是一些作为大学校舍的建筑。这些建筑的规模大概是明朝的永乐所创建的(大体依据洪武帝在南京所创立的国子监,而规模似不如原来之大),清朝又改建或修改过。其中修建最多的,是那位站在大清帝国极盛的峰顶,喜武功亦好文事的乾隆。
一进国子监的大门--集贤门,是一个黄色琉璃牌楼。牌楼里是一座十分庞大华丽的建筑。这就是辟雍。这是国子监最中心、最突出的一个建筑。这就是乾隆所创建的。辟雍者,天子之学也。天子之学,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从汉朝以来就众说纷纭,谁也闹不清楚。照现在看起来,是在平地上开出一个正圆的池子,当中留出一块四方的陆地,上面盖起一座十分宏大的四方的大殿,重檐,有两层廊柱,盖黄色琉璃瓦,安一个巨大的镏金顶子,梁柱檐饰,皆朱漆描金,透刻敷彩,看起来像一顶大花轿子似的。辟雍殿四面开门,可以洞启。池上围以白石栏杆,四面有石桥通达。这样的格局是有许多讲究的,这里不必说它。辟雍,是乾隆以前的皇帝就想到要建筑的,但都因为没有水而作罢了(据说天子之学必得有水)。到了乾隆,气魄果然要大些,认为“北京为天下都会,教化所先也,大典缺如,非所以崇儒重道,古与稽而今与居也”(《御制国学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记》)。没有水,那有什么关系!下令打了四口井,从井里把水汲上来,从暗道里注入,通过四个龙头(螭首),喷到白石砌就的水池里,于是石池中涵空照影,泛着潋滟的波光了。二、八月里,祀孔释奠之后,乾隆来了。前面钟楼里撞钟,鼓楼里擂鼓,殿前四个大香炉里烧着檀香,他走入讲台,坐上宝座,讲《大学》或《孝经》一章,叫王公大臣和国子监的学生跪在石池的桥边听着,这个盛典,叫做“临雍”。
这“临雍”的盛典,道光、嘉庆年间,似乎还举行过,到了光绪,据我那朋友老董说,就根本没有这档子事了。大殿里一年难得打扫两回,月牙河(老董管辟雍殿四边的池子叫做四个“月牙河”)里整年是干的,只有在夏天大雨之后,各处的雨水一齐奔到这里面来。这水是死水,那光景是不难想象的。
然而辟雍殿确实是个美丽的、独特的建筑。北京有名的建筑,除了天安门、天坛祈年殿那个蓝色的圆顶、九梁十八柱的故宫角楼,应该数到这顶四方的大花轿。
辟雍之后,正面一间大厅,是彝伦堂,是校长--祭酒和教务长--司业办公的地方。
此外有“四厅六堂”,敬一亭,东厢西厢。四厅是教职员办公室。六堂本来应该是教室,但清朝另于国子监斜对门盖了一些房子作为学生住宿进修之所,叫做“南学”(北方戏文动辄说“一到南学去攻书”,指的即是这个地方),六堂作为考场时似更多些。学生的月考、季考在此举行,每科的乡会试也要先在这里考一天,然后才能到贡院下场。
六堂之中原来排列着一套世界上最重的书,这书一页有三四尺宽,七八尺长,一尺许厚,重不知几千斤。这是一套石刻的十三经,是一个老书生蒋衡一手写出来的。据老董说,这是他默出来的!他把这套书献给皇帝,皇帝接受了,刻在国子监中,作为重要的装点。这皇帝,就是高宗纯皇帝乾隆陛下。
国子监的课业历来似颇为稀松。学生主要的功课是读书、写字、作文。 到清朝末年,据老董说,是每隔六日作一次文,每一年转堂(升级)一次,六年毕业,学生每月领助学金(膏火)八两。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发作为县级干部,或为县长(知县)、副县长(县丞),或为教育科长(训导)。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是调到中央去写字(清朝有一个时期光禄寺的面袋都是国子监学生的仿纸做的)。从明朝起就有调国子监善书学生去抄录《实录》的例。明朝的一部大丛书《永乐大典》,清朝的一部更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底稿,那里面的端正严谨(也毫无个性)的馆阁体楷书,有些就是出自国子监高材生的手笔。这种工作,叫做“在誊桌上行走”国子监监生的身份不十分为人所看重。从明景泰帝开生员纳粟纳马入监之例以后,国子监的门槛就低了。尔后捐监之风大开,监生就更不值钱了。
国子监是个清高的学府,国子监祭酒是个清贵的官员--京官中,四品而掌印的,只有这么一个。作祭酒的,生活实在颇为清闲,每月只逢六逢一上班,去了之后,当差的在门口喝一声短道,沏上一碗盖碗茶,他到彝伦堂上坐了一阵,给学生出出题目,看看卷子;初一、十五带着学生上大成殿磕头,此外简直没有什么事情。清朝时他们还有两桩特殊任务:一是每年十月初一,率领属官到午门去领来年的黄历;一是遇到日蚀、月蚀,穿了素雅到礼部和太常寺去“救护”,但领黄历一年只一次,日蚀、月蚀,更是难得碰到的事。戴璐《藤阴杂记》说此官“清简恬静”,这几个字是下得很恰当的。
但是,一般做官的似乎都对这个差事不大发生兴趣。朝廷似乎也知道这种心理,所以,除了特殊例外,祭酒不上三年就会迁调。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个差事没有油水。
查清朝的旧例,祭酒每月的俸银是一百零五两,一年一千二百六十两;外加办公费每月三两,一年三十六两,加在一起,实在不算多。国子监一没人打官司告状,二没有盐税河工可以承揽,没有什么外快。但是毕竟能够养住上上下下的堂官皂役的,赖有相当稳定的银子,这就是每年捐监的手续费。
据朋友老董说,纳监的监生除了要向吏部交一笔钱,领取一张“护照”外,还需向国子监交钱领“监照”--就是大学毕业证书。照例一张监照,交银一两七钱。国子监旧例,积银二百八十两,算一个“字”,按“千字文”数,有一个字算一个字,平均每年约收入五百字上下。我算了算,每年国子监收入的监照银约有十四万两,即每年有八十二三万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花钱向国家买证书而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监生的人。原来这是一种比乌鸦还要黑的东西!这十四万两银子照国家的规定是不上缴的,由国子监官吏皂役按份摊分,祭酒每一字分十两,那么一年约可收入五千银子,比他的正薪要多得多。其余司业以下各有差。据老董说,连他一个“字”也分五钱八分,一年也从这一项上收入二百八九十两银子!
老董说,国子监还有许多定例。比如,像他,是典籍厅的刷印匠,管给学生“做卷”-- 印制作文用的红格本子,这事包给了他,每月例领十三两银子。他父亲在时还会这宗手艺,到他时则根本没有学过,只是到大栅栏口买一刀毛边纸,拿到琉璃厂找铺子去印,成本共花三两,剩下十两,是他的。所以,老董说,那年头,手里的钱花不清--烩鸭条才一吊四百钱一卖!至于那几位“堂皂”,就更不得了了!单是每科给应考的举子包“枪手”(这事值得专写一文),就是一笔大财。那时候,当差的都兴喝黄酒,街头巷尾都是黄酒馆,跟茶馆似的,就是专为当差的预备着的。所以,像国子监的差事也都是世袭。这是一宗产业,可以卖,也可以顶出去!
老董的记性极好,我的复述倘无错误,这实在是一宗未见载录的珍贵史料。我所以不惮其烦地缕写出来,用意是在告诉比我更年轻的人,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
国子监,现在已经作为首都图书馆的馆址了。首都图书馆的老底子是头发胡同的北京市图书馆,即原先的通俗图书馆--由于鲁迅先生的倡议而成立 。首都图书馆藏书除原头发胡同的和建国后新买的以外,主要为原来孔德学校和法文图书馆的藏书。其中最具特色、在国内收藏较富的,是鼓词俗曲。
美文共赏:
汪曾祺先生在在语言上的造诣很高,“国子监”本来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历史名词,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饶有兴趣,这一是因为作者通俗易晓,略带幽默的语言,如“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发作为县级干部,或为县长(知县)、副县长(县丞),或为教育科长(训导)”;二是因为作者有独到的观察,写出了“国子监”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小议无厘头现象
凯乐
无厘头绝不是“没有理发的脑袋”的意思。这是一个广受争议的青春部落用语,最早是广东一带的方言。
一种说法是: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
另一种说法是顺德的方言,是骂人的话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情什么都不行,很没用。
这样的词语怎能广为流传呢?真让人奇怪。其实时至今天,周星驰受广东文化的影响,也很反感他的喜剧被称为“无厘头”,因为这个词叫人联想到的是“不用用脑、不用花心思”,而其实他们在拍片中经常为喜剧效果费尽了心机,为了一个出彩的镜头,剧中的演员甚至要重拍超过几十次。周星驰更偏向于将他的作品称为悲喜剧,他总是关注小人物在生存压力面前的尴尬和窘迫。周星驰的电影并非没有内涵,很久以前拍的片子现在看来还是叫人忍俊不禁、笑中有泪。内地目前出现了许多网页研究“周星驰的现象”,这说明他的持久魅力。
这个词语本来不为北方人所知,但是从1990年开始,周星驰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一代宗师,拍出了一系列里程碑般的喜剧电影,这些电影全部说粤语对白,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俚语,迅速在社会上(尤其在青年中)形成一股风潮,电影界也因为周星驰独特的演绎风格和个人魅力涌出一股潮流,社会上就称此类影片为无厘头影片。
无厘头影片中对传统文化的调侃与批判表现得尤为突出。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
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如果您符合下面的大多数条件,那么,其实您已经具备了当前时代无厘头的基本特征了: 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没有年龄感,不为健康牺牲嗜好,对喜欢的东西不计较价钱,特别喜欢“追新”,无法停止幻想,思维具有跳跃性,经常语出惊人,想到什么说什么,习惯裸睡,从不大惊小怪,时不时人间蒸发,老找不着东西,你夏天找麻辣烫,冬天寻冰淇凌,还嫌不过瘾,你张口无厘头,email是你最好的联系方式,懒得存钱,认为晚上比白天好,养宠物不养小孩,喜欢自由自在,天马行空,永远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勇于藐视权威,看淡功利……
(一) 将下面一段话概括为一句话标题新闻。(不超过15字)
从今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今后在学校任教必须取得教师资格。通过严格掌握老师标准,招聘优秀人才从教,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
(二) 请在横线上填写两句话,要求所填句子与前后句内容、句式一致。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Y(三) 趣味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指出它的寓意。
国王车夫
国王在花园随意走着,忽然看见前面跪着一个人。国王吃了一惊,问左右:
“那是谁,跪在那里做什么?叫他过来。”
那人走到跟前,连连叩头,说:
“小人受人陷害,求万岁救命。”
“你是干什么的?”国王问。
“20年来,小人一直为万岁赶车。”
“你抬起头来--咦,我怎么没有见过你?”
侍卫听到这话,斥道:“还不快滚。”
那人慌忙爬起来,退了几步,转身要走。国王看到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命左右:“叫他回来。”
国王说:“他确是我的车夫,我看到他的背影才想起来。”
(四) 语言基础知识。
1. 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 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学习是没有止境。
(2) 他等得不耐烦了,没等会议结束,就离去。
(3) 她霍地站了起来, 地走出了演讲厅,大家一下子惊呆了。
A. 中止 竟自 目空一切
B. 终止 竟自 目空一切
C. 终止 径自 旁若无人
D. 中止 径自 旁若无人
2. (高考试题)“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 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下面与它衔接最恰当的句子是()
A. 从长远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 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回答。
C. 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 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3.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个街心花园是一个离立交桥不很远,有一座雕像,有几十把长椅,四周均种着苍松翠柏,中间有一块绿茵地。
B. 读文章的时候要用心去读,不但要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要与作者的心灵相感应。
C. 观赏自然风景也是如此,苏东坡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讲的距离太近而又无法欣赏庐山的自然美这样一种情形。
D. 这个神话虽然也反映了部落之间的斗争,但很能说明古代人对我国地形和自然现象的朴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