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草局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根据最新规定来看,麂、寿带等野生动物列入了新“三有”名录,而在部分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已被调出名录。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2023年野猪最新规定,野猪肉为什么不能吃?
一、2023年野猪最新规定
据了解,野猪已被调出“三有”名录。调出的原因是野猪这个物种已不存在生存威胁,很多区域种群数量过高,符合调整基本原则。目前全国31个省份中28个有野猪分布,其中26个省份的857个县(市、区)存在野猪致害。
野猪失去保护身份后,对其猎捕活动可能会增多,不排除违法分子会借猎捕野猪之机盗猎其他野生动物。另外,如果对名录调整存在误解,当地群众也有可能在保护区、禁猎区和禁猎期违法猎捕野猪。因此名录调整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宣传指导。
野猪移出“三有”名录带来的生态影响目前也有待观察。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对野猪种群动态变化的监测,为野猪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野猪肉为什么不能吃?
野猪虽然不再是保护动物,但食用野猪仍属违法行为。《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野猪目前属于法律规定的其他陆生野生动物,禁止以食用目的猎杀、运输和贩卖。
此外,野猪肉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不适合食用:
疾病和寄生虫感染:野猪可能携带一些疾病和寄生虫,其中包括猪肉囊虫病、三疣猪囊虫病等。这些疾病和寄生虫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在食用野猪肉之前,需要确保肉类经过适当的检验和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和寄生虫。
猪类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野猪可能携带一种称为猪类副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的细菌。这种细菌可以引起人类的感染,导致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饲养和饮食习惯的影响:野猪的饮食和生活习性与家养猪有所不同。野猪通常自由觅食,可能摄取到野外的植物、坚果、昆虫等,这可能对肉质的口感和食用安全性产生影响。此外,野猪经常活动,肌肉中的胆碱酯酶含量较高,可能导致肉质变得更加粗糙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