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前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尔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Panther Lake仍然会采用外部代工模式,但是内部制造将占据封装中大部分芯片面积,预计占比会超过70%,其中计划采用Intel 18A工艺制造计算模块。到了Nova Lake,将大幅度回归内部制造,比例预计会进一步上升,占据了封装中绝大部分芯片面积。
.jpg)
最近英特尔企业规划和投资者关系副总裁John Pitzer在摩根士丹利技术、媒体和电信会议上确认,英特尔的半导体制造战略仍依赖外部合作伙伴,约有30%的晶圆生产外包给了台积电(TSMC)。目前台积电负载生产Arrow Lake和Lunar Lake的芯片,然后再运回英特尔位于美国的工厂,采用Foveros 3D先进封装技术进行封装。
John Pitzer承认,30%对英特尔来说可能仍是一个较高的比例,不过要考虑到,一年前大家讨论的是如何尽可能快地降至零,现在这种做法已经不再是英特尔选择的策略。John Pitzer详细阐述了英特尔现在将台积电视为“一个优秀的供应商”,同时台积电的参与使得“与英特尔代工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
传闻英特尔正在评估长期外包订单的最佳比例,考虑的目标是晶圆总产量的15-20%。John Pitzer称英特尔正在努力,希望可以降低外包订单的比例,但是在这项新战略下,毫无疑问将更长时间地使用外部代工厂作为供应商。
长期合作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工艺彻底不行了?Intel称未来将会有30%的晶圆交由台积电代工,并将长期进行下去。这是不是意味着Intel自己的工艺就是不行呢?好像也不一定,看看Intel自己的消息吧!
Intel昨天新CEO陈立武刚上任,他们工厂就传出了捷报,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新晶圆厂的Intel 18A工艺开始初始批量生成,新工艺的量产计划有望提早实现。

Intel工程经理Pankaj Marria在linkedIn的帖子中以“雄鹰已着陆”为喻,强调这一节点开发是先进制程研发的重要里程碑。从中我们了解到Intel 18A节点已开始批量生产首批晶圆,供客户进行测试与评估。这标志着英特尔18A节点的工艺设计套件(PDK)正式进入1.0版本,客户已开始利用该套件进行定制芯片的测试。

Intel 18A工艺是该公司在先进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重要突破,采用了突破性的RibbonFET全环绕栅极(GAA)晶体管和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旨在解决传统FinFET架构的性能瓶颈。根据规划,该节点将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大规模量产,且目前的进度可能提前于最初目标。若进展顺利,Intel 18A节点将由酷睿Ultra 300系列Panther Lake处理器首发,并有望为NVIDIA、博通等外部客户提供代工服务。
随着新任CEO陈立武的上任,Intel的战略方向进一步明确。陈立武在内部沟通中强调,公司将以“双轨制”模式推进业务:在保持自有产品研发优势的同时,通过整合制造资源打造开放代工生态。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此前关于分拆代工业务的市场猜测,但未完全排除未来结构调整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传闻称台积电可能与AMD、博通及NVIDIA等美国芯片巨头成立合资企业,共同持有独立代工厂股份。尽管这一设想仍存在理论可能,但陈立武对晶圆厂战略重要性的重申,与前任CEO Pat Gelsinger的IDM 2.0战略理念高度一致,凸显Intel在代工领域的战略连续性。
一方面Intel说自家将长期与台积电合作,另一方面又有Intel自己宣扬自家18A已经投产,并且量产可期,所以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不过就在不久前,还有NVIDIA与博通验收Intel 18A未通过的消息,感觉应该没那么快搞出可量产的18A工艺来,Intel还是有点嘴硬在身上的。
据路透社今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知情人士透露,即将上任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正考虑对公司的芯片制造方式和 AI 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以扭转该公司的困境。
陈立武计划重塑英特尔在 AI 领域的布局,并通过裁员来解决“缓慢且臃肿”的中层管理层问题。知情人士表示,改善制造业务也是他的核心任务之一。英特尔曾专注为自家产品生产芯片,但现已转型为英伟达等外部客户的半导体代工制造商。
在上周的全员大会上,他向员工表示,公司需要做出“艰难的决定”。

半导体行业专家迪伦・帕特尔指出,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于去年 12 月离职,在任内最大的困境之一就是“过于宽容”,“他不愿大规模裁撤中层管理人员。”
然而,英特尔现在已变为一家在过去十年因决策失误而陷入困境的公司。过去 3 位 CEO 执掌公司期间,英特尔未能进入智能手机芯片市场,错失 AI 处理器的需求增长,使 Arm Holdings 和英伟达占据主导地位。
英特尔在 2024 年报亏 190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1374.82 亿元人民币),这是自 1986 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短期内,陈立武计划通过吸引新客户来提升英特尔代工业务(Intel Foundry)的表现。此外,公司还将重启 AI 服务器芯片的生产,并扩展到软件、机器人和 AI 基础模型等多个领域。
知情人士称,陈立武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让英特尔的 AI 芯片具备稳定的年度更新节奏,但要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至少还需等到 2027 年。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Intel对外代工业务就是他的前任上任的时候点的三把火之一,不知道这位新任CEO打算再点哪三把火?从他说的对制造业务进行重大战略调整来看,Intel自有的芯片制造还真是有点命途多舛的意思,而裁员看来也要继续进行下去,至于AI策略的话……现在调整会不会为时过晚了呢?
欢迎加入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