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进入职场以后,用自己挣的钱给父母买礼物,就成了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之一。因为在外地工作,节假日、年假才有机会回老家探亲,礼物就选那些方便携带、老人自己买容易吃亏上当的商品,除了笔记本电脑,以各种数码产品(电纸书、平板电脑、手机、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为主,其中作为刚需的手机又占了最大比重,前后买过十几部,功能机、安卓机、iPhone都有。本文就谈谈自己给长辈买手机总结的经验,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内容原创,绝非搬运)。
先谈购买渠道,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习惯了上网冲浪的年轻人大多选择电商平台购机,线下机则成了高价低配的代名词。但对于住在小城镇或农村的长辈来说,线上购机虽然省钱,但受限于物流渠道和厂家售后网点的缺乏,他们更愿意选择线下实体店铺购机。这些手机店一般除了卖手机,还提供额外的服务(教老人使用手机,帮助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维修服务),对老人来说更省心。如果是这种情况,与其线上购机送给父母,让他们自己头疼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还不如陪父母一起去附近的线下店铺购机,挑选一家靠谱的店铺,征询父母意见后选定合适的机型,再谈一个满意的价格拿下,并且和老板约定好售后服务事项(最好能落在纸上)。如果在老家待的时间够长,还可以教会父母基本的操作方法,帮助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再说说什么样的机型适合老人。电商平台充斥着各种类型的老人机,既有披着老人机外皮的功能机,也有做了适老化改造的低端安卓机,还有今年因为移动做活动而爆火的安卓按键机。而老人机相关的话题在网上也一直热度不低,B站上各种介绍中低端手机的视频,评论区总有人要买给家里父母用,也有人建议买中高端安卓机(新机或二手),还有人坚持iPhone才最适合当老人机,经常吵个不停。我自己的观点,与其看那些评测、评论来挑选合格的老人机,还不如先去了解父母需要什么样的手机、想要什么样的手机。
拿我家举例,父母都是大学退休教师,他们对手机的需求却大相径庭。我妈用手机就是打电话(接多打少)、看短信,连微信都不用,因为使用频率低,手机没电关机也不知道(打她的手机经常听到关机提示,只能打家里的座机或我爸的手机)。开始我给她买过几个大电池长续航的功能机,但这些披着“老人机”外皮的山寨机做工差(按键手感不好),容易出各种问题,之后就买华为、小米的低端安卓机(如红米3)装个极简桌面,再后来她觉得自己不常用手机,买新的浪费,就拿我爸淘汰的手机用,现在用红米Note7(4+64)。我爸很早就被我教会使用智能手机,现在整天捧着手机不放,聊微信、看书看新闻、网购、刷短视频。开始给他买的手机都是中低端安卓手机,以性价比突出的红米为主(Note、Note3、Note7、Note11),觉得老年人不玩游戏和拍照摄影,够用了。后来老爸经常抱怨手机卡顿(老年人不懂清理垃圾或用户数据,又喜欢同时打开一堆应用,导致手机卡顿。如果系统频繁杀后台,又会让他们抱怨手机难用),换机频率也越来越快(红米Note3用了三年,Note7用了两年,Note11只用了一年多),22年索性买了台iPhone13给他,没想到才用了一年就被他退还给我(具体原因后文说),现在拿我原来的红米K60(12+256)当主力机,Note9(6+128)做备用机(我爸老花眼视力一般,LCD屏护眼,我推荐他用Note9和以前买的小米平板4刷短视频和看书)。所以说老年人对手机的需求和喜好各不相同,挑选合适的手机也因人而异。
接下来分别谈谈市面上常见的几类“老人机”,和我个人的选购建议。
市面上的功能机大都打着“老人机”的旗号,和疫情前一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局面相比,现在的功能机市场萧条了很多。活跃在功能机市场的厂家大体分成三类,首先是原来的山寨机厂家(如天语、金立),其次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国际知名品牌”,如飞利浦(CEC获得品牌授权)、诺基亚(前诺基亚员工成立的HMD获得品牌授权),还有一类是正规厂家的子品牌(如中兴守护宝)。
在售的功能机,除了诺基亚那些经典复刻版,大多做了一些适老化改进,比如大尺寸按键、大字体显示、大外放音量、大电池(可更换)长续航、语音播报(操作提示、报手机号、读短信)、LED电筒、SOS键(声光报警或一键拨打求救电话),也保留了智能机罕见的FM收音机和“外星科技”3.5毫米耳机孔,还有一些机型提供特色功能,如支付宝付款码(需绑定智能机,类似智能手环/手表)、三防能力、定位功能(同样要绑定智能机)、多媒体功能(MP3/视频播放)。至于拍照,有些功能机保留了聊胜于无的30-100万像素摄像头(连扫码水平都不如),另一些干脆取消了这一鸡肋配置,给SOS键腾出位置。
2024年了,功能机还适合老人用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些功能简陋、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老人机,适合那些把将手机当作单纯通讯工具(接打电话、看短信)的老人,其中一些老年人不识字,操作不了复杂的智能手机,而且很多老人习惯用现金,没有移动支付需求。
选购功能机的建议:
不建议选山寨机,诺基亚/飞利浦等“国际大厂”和中兴守护宝等厂家的机型价格高一些,但质量和售后相对更有保障(虽然没法和手机大厂相提并论),也可以避免掉入恶意扣费的陷阱(前不久报道过山寨机主板芯片被植入木马,在机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短信开通增值业务扣费)
2G手机再便宜也不要买,功能机也要支持4G(语音通过VoLTE技术加载到数据网)。现在很多地方运营商停止了2G/3G服务(电信关停2G+3G(CDMA),移动关停全部3G(TD-SCDMA)和部分2G(GSM),联通关停2G(GSM)),支持4G就成了手机能用的底限

尽量选主流Type-C接口的手机(外出的时候碰到手机没电,如果没带数据线和充电器,方便借用别人的充电),如果老人主要的社交圈还在用Micro USB接口手机,那还是选Micro USB
既然当老人机用,选择的机型应该做过适老化改进(信号好、大按键、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语音播报、LED电筒、FM收音机、SOS键),同时根据老人的情况进行取舍,没必要强求选择的机型具备所有功能。比如SOS键容易误触,如果机子可以一键拨打求救电话,就不一定要配SOS键。视力不好的老人,大字体和大按键是刚需。给耳背的老人买手机,音量一定要大(包括铃声和语音播报音量)等等
一些附加功能按需选择。比如有些老人喜欢听歌,那么手机最好支持MP3播放和存储卡,喜欢随手拍几张的,摄像头就必备,内存也要大一些或者支持存到存储卡。至于是否支持移动支付,个人感觉对功能机意义不大,毕竟只能出示付款码不能扫码
其实安卓按键机很早就上市了,一开始是山寨厂家推出来取代功能机,配置低(处理器采用山寨机常见的MT6735M、512M+4G/1G+8G存储、无触摸屏)、体验差(日常使用卡顿)、质量不稳定,其实就是山寨机厂家打着老人机的旗号清低端安卓机库存,在市场上没掀起什么风浪。后来随着移动支付普及,以及疫情期间出示健康码的要求,有些厂家针对这些需求开发出改进版的安卓按键机(比如百事乐G70,自带“健康码”按键),配置依旧拉跨(如联发科G85处理器),4、500的售价倒是赶超安卓入门机型,加上错过了疫情高峰,还是没有多少市场。
除了老人机,安卓按键机还开发了一条新赛道,针对中小学学生市场,如多亲的F21/F22系列。这些学生机一方面借助功能机的外形设计,规避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规定,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家长监控、限制学生安装使用APP等功能,成功占领了一部分学生机市场。但这些学生机并没有进行适老化改造(按键小、字体小、电池小),防沉迷、一键锁定等技术手段也不适合拿来限制老人,并不适合老人使用。
进入2024年,PDD和闲鱼突然冒出来一大批安卓按键5G“老人机”,如TCL T508N、酷派金世纪Y60、百合A89、誉国威VIPME M8、朵唯R17Pro等等。这些手机外形各异,基本配置大差不差(虎贲T157处理器,3+32G内存,3.5寸320*480触摸屏,安卓13系统,九宫格键盘),也进行了一些适老化改造(比如极简桌面、语音播报、一键拨号求助等),来源是通过各地移动公司充话费送手机或指定套餐优惠购机活动(据说是为了吸引2G用户转网5G)流入市场。最早郑州移动做活动的TCL T508N从不到100被炒到200多,后来上市的酷派金世纪Y60等机型也基本保持300以内价位,在入门安卓新机里面性价比不错,一般买来当5G热点或者给老人使用。
我购买和使用过酷派金世纪Y60,这种安卓按键机本意是结合功能机和安卓智能机的优点,但实际上也集合了两者的缺点,不推荐给长辈使用,主要原因如下:
T157处理器(安兔兔跑分32W)达到低端安卓机的水准,但3+32G存储实在不够用,尤其3G运存更是瓶颈,2024年即使类原生的系统也得4G起步。加上运存和闪存(eMMC)规格低也拖累整体表现。系统界面使用还算流畅,但打开APP拖延、使用卡顿,不是不能用,但确实不好用
LCD屏分辨率低(320*480),不支持高刷,部分机型(如TCL T508N)甚至没用IPS屏,可视角度差,长时间看眼睛容易疲劳。3.5寸屏能显示的内容少,虽然是触摸屏,但尺寸太小操作不便
做过适老化改造,但改进不充分。支持语音播报和语音助手,但外放音量不大。支持大字体显示(比如简易模式),但APP没做适配,需要手动调成大字体,且部分APP不支持调节字体大小
系统就是个半成品,问题太多。比如系统没有对3:2的屏幕比例做过适配,经常显示不全(部分内容甚至操作按钮越过了屏幕底端,看不到也没法操作),更别说APP。操作逻辑上触摸屏和键盘配合没有做过优化,操作方法和智能机、功能机都不相同,需要适应(比如既不支持全屏手势,也没有三大金刚键)。还有一些奇葩的地方,比如图案解锁的时候,竟然不显示手指的移动轨迹,容易导致解锁失败
有摄像头,支持移动支付(扫码和出示付款码)。但负一屏只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宝还要打开APP使用。另外前摄分辨率低,人脸识别准确率不高,不支持指纹解锁,安全性一般。解锁也一样,除了PIN码解锁,其它解锁方式都不好用,但老人输入数字速度慢,容易泄密
不支持NFC和红外,这两个功能对很多老人还是很实用的,NFC可以替代门禁卡、公交卡等,红外可以取代家里的各种遥控器。不带3.5毫米耳机孔也很难理解,毕竟很多功能机都有
内置电池3100mAh,续航表现一般,且电池不可更换,充电速度慢(只支持5V1A)。部分机型(如TCL T508N)可更换电池,能很大程度解决这个麻烦(多带几块备用电池)
尺寸比一般功能机略大,宽度远小于智能手机,握持手感还不错。但176克的重量有点沉,甚至比不少轻薄智能机还要重
现在的安卓按键机当个功能机用没问题,当智能机就很勉强,即便基础的移动支付也不好用。与其买这样不成熟的产品折腾家里的老人,还不如要么买功能机,要么选普通的智能手机。未来功能机会不会被安卓按键机取代?有可能,前提是厂家不将低价、安卓系统和T9键盘作为仅有的卖点、按原来山寨机的思路来开发,而是推出真正可用的机子。
我心目中合格的安卓按键“老人机”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支持5G的中低端处理器(比如紫光T760/T770、骁龙4Gen2)
类原生系统至少4G运存起步,建议6G起步。内存64-128G(UFS3.1以上规格),支持TF卡扩展
3.5寸以上触摸屏,屏幕比例16:9或20:9(考虑到APP的兼容问题),支持全面屏手势或者提供三大金刚键,优化触摸屏和T9键盘的配合使用
4000mAh以上内置电池或者3000mAh以上可拆卸电池,可提供20W以上快充作为选配
红外+NFC+3.5毫米耳机+Type-C接口,NFC可作为选配,其他三个标配
支持指纹解锁,前摄(500W以上)+后摄(1300W以上)满足人脸识别、视频通话、扫码和日常抓拍
提供类似功能机的适老优化,信号好、大键盘、大音量、自定义快捷键(SOS键或一键拨号),重量最好控制在160克以内(类似安卓轻薄机型)
系统成熟(BUG少),广告少或无广告,内置应用少,为老人群体做过优化(支持极简桌面、大字体显示、语音播报、骚扰屏蔽、一键拨打(电话/微信通话)、移动支付快捷方式(类似负一屏)、支持远程定位和应用管理等守护功能等等)
具备以上设计的安卓按键机的价位还要控制在安卓入门机的水准(5、600以内,运营商定制机400左右或更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安卓按键机这个市场,大厂看不上不愿进,小厂打着清库存、赚快钱的主意,真正看好这个市场,有想法又有实力的厂家一个也看不到。

现在网上不少人认为iPhone才是最适合老人用的手机,理由主要有:
IOS系统具备优秀的多任务处理和存储管理机制,对运存和内存的需求少,加上新版本对老机型的适配比安卓系统好,七、八年前的老机型(比如钉子户iPhone8P)还能流畅使用、不卡顿。给老人买iPhone虽然一次性开销大,以后就用不着频繁换机,分摊到每年的使用成本没那么高
IOS没有广告(除了苹果自家的),垃圾应用或诈骗软件很难在APP STORE上架,完善的安全机制确保手机丢失也不会泄露隐私,老人用iPhone更安全
iPhone手机的配件规格高,生产管理严格,质量稳定,一般不会出现安卓手机不同批次抽奖的问题,给老人用省心
二手iPhone比安卓手机保值,可以补贴未来购新机的费用
iPhone是最适合老人的手机吗?以我自己的经历举例,这几年我爸经常抱怨手机卡顿,换机频率也越来越快,索性22年618给他买了iPhone13,想着IOS系统应该能流畅用个三四年。受疫情影响,拖到23年春节才把手机给他。我爸一直用安卓机,不想换不熟悉的iPhone,好不容易说服他(主要借口iPhone贵,买了不用浪费),又手把手教会使用方法,结果才用了一年他就把iPhone还给了我。
我爸弃用iPhone13的直接原因是经常插电源不充电,因为手机连电脑正常,估计不是尾插进灰或接触不良,而是主板上的充电IC故障(可能因为他经常用安卓机的快充给iphone充电,劝过几次也不听)。其实主因还是他不适应iPhone的操作,用起来别扭,又觉得iphone屏幕小、续航一般、信号不好、安装应用麻烦、频繁的安全提醒和验证弹窗烦人。这次出现充电故障更觉得苹果手机娇气难伺候,宁愿用以前的红米Note11 5G。
从我爸使用iPhone13的经历来看,即使不考虑高昂的售价,iPhone也不适合很多老人。下面总结了几条iPhone不一定适合老人用的理由,因为我自己没有苹果情结(从iPod Video/iPod Classic开始接触苹果产品,很早就用过iPhone4(联通套餐送手机活动),但一直对IOS系统无感,iPhone4之后又用过几部二手iPhone,都不是当主力机),总结也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IOS和安卓系统的差别不小,习惯用安卓机的老人不一定愿意用iPhone(老年人接受新事物很慢,养成的习惯也难改,比如我爸一直用三大金刚键,不愿学习全面屏手势)。愿意用iPhone的老人,有些是因为在自己的社交圈用iPhone有排面,有些是不想拒绝儿女的孝心
iPhone售价高,标准版就比不少国产品牌的旗舰更贵,而大部分老年人对价格比较敏感。虽然换机频率比安卓手机低,但分摊到每年的使用成本仍比安卓手机高。至于二手机保值,老人对线上二手市场不熟悉,线下卖机容易吃亏,要保值也得子女帮助出售
IOS“越用越流畅”本身就有点夸大。首先国产系统进步明显,比如鸿蒙对老机型的适配不比IOS差;其次iPhone几年前的老机型虽然系统界面很流畅、动效也没阉割,但打开大型APP延迟大、视频图片加载慢、刷屏不流畅,体验算不上好;此外iPhone虽然对运存的需求比安卓手机少,但这几年主力机型运存从4G→6G→8G,说明IOS系统对运存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老机子杀后台现象也很严重。总之iPhone的换机周期虽然比安卓手机长,但差距没那么大,钉子户是以牺牲使用体验为代价的,而且安卓阵营同样有小米6、红米K20Pro、华为Mate9、荣耀V30Pro之类的钉子户
iPhone对中国用户需求的优化一直不到位,更别提适老化改造(虽然有个类似极简桌面的辅助模式)。信号差、续航拉跨、充电慢是多年不变的顽疾;3.5毫米耳机孔、可更换电池、红外、扩展存储卡也是iPhone最早不支持;IOS18终于支持通话录音,但仍不支持微信等第三方应用录音,很多安卓系统早就支持的功能在IOS上只能通过第三方应用实现
IOS广告少,隐私保护和安全性比安卓系统强,这点对老人尤其友好。但无所不在的安全提醒和验证弹窗就很烦人,APP STORE安装应用比安卓应用市场麻烦(老人很少会用爱思助手安装应用),不支持拦截骚扰电话/短信也给老人带来困扰
虽然iPhone质量比安卓手机稳定,但出了问题,售后维修是个大麻烦。最正规的渠道苹果专卖店全国就几家,而且维修政策也收紧了,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换新,过了保修期或者判定人为原因,维修价格不合理(比如换主板收费比二手机还要贵)。正规的授权渠道就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故意夸大机子的故障,对维修报高价,好鼓动用户低价出售机子)。非正规的渠道水就更深了,一台原装iPhone给他们修理,故障有没有解决不能保证,但拿到手说不定就变成从里到外换了个遍的炸弹机。年轻人避坑都不容易,更别提老人了
如果老人没用过安卓手机或者喜欢学习新鲜事物,可以考虑给他们买iPhone(同时也应该承担教学、维修等责任),个人建议考虑iPhone Plus机型。虽然Plus和Pro/Pro Max相比在材质、处理器、影像等方面做了阉割,但这些对老人的使用体验影响较小,同时Plus提供比标准版更大的屏幕和更长的续航,千元的差价放在苹果产品线里面也可接受,更适合买给老人使用。而且没有必要选择最新款iPhone,可以选降价幅度大的上一代机子。
目前安卓机(包括鸿蒙、澎湃等自研OS)在手机市场份额最大,也是老人机的主流。安卓手机品牌众多,机型多如牛毛,价格跨度大(从数百到过万),类型多样(轻薄/游戏/影像),如何从中选出一款适合自己长辈用的手机不是件容易的事。
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老人不像年轻人那样爱玩手机,除了基本的通讯功能,就是用于社交(微信等)、网购和短视频等简单娱乐,对手机的外观颜值要求也不高,同时又对价格比较敏感。市场上突出做工、颜值和强化游戏、影像能力的中高端产品对老人而言价格过高、性能过剩,低端入门机就可以满足老人的日常使用需求。不少低端机就打着“老人机”的旗号在市场上推销(比如电信的臻情系列)。这些”老人机“大多属于在系统界面和应用上做了一些适老化改进的入门机,没有大厂产品,个人不建议在有限的几款安卓”老人机“里面挑选,还不如根据父母的实际需求,挑选一款主流安卓机,再针对老人的使用体验和家人守护需求做一些优化,安装必要的应用。
那么低端机型是不是老人机的首选?从很多老人使用手机的习惯来看,低端机确实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用个一两年,这些机子也许就日常卡顿、杀后台严重、内存不够用,又需要升级。虽然这两年智能手机除了发力AI,软硬件发展进入瓶颈期,大多数的用户换机周期也逐渐拉长,但系统和应用对手机性能(处理器/运存/内存)的需求仍稳定增长。现在性能过剩的中端和旗舰/次旗舰手机,也许过个两三年就只能流畅运行普通应用(比如淘宝之类的”3A大作“)。和购置费用低但换机周期短的低端机相比,主流厂家推出的1000-2000价位性价比神机,即能延长老人的换机周期,也不会增加太多购机预算,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对于拿安卓机当功能机用的老人,低端机型也足够了。
也有不少人建议送二手机给长辈,认为入门新机的售价足够买几年前的旗舰/次旗舰,后者的做工、性能远超当前的入门机,作为老人机性价比超高。个人不推荐这种做法,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使用别人用过的手机,成色差的手机送人膈应,成色极新的要么价格和新机差不多,要么就是换过外壳甚至屏幕的翻新机;其次二手机没有保修,本身可能存在各种暗病,用一段时间才会显现,会给老人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再次二手机大多存在电池健康度下降、屏幕老化等问题,送人之前需要换电池/屏幕、清理系统,比较麻烦。而且闲鱼等二手机市场水太深,买机子自用没问题,送人就算了。总之除了自己用过的手机,并且长辈也愿意使用,不建议送二手机给长辈。
下面谈谈给长辈挑选安卓手机的一些建议(建议根据父母的需求进行取舍,没必要强求机子满足所有的条件):
品牌:从产品质量、使用体验和售后渠道考虑,建议选择华(/荣)米OV等大厂的产品。虽然很多大厂的产品也存在品控不严、系统臃肿、广告多的缺点,但比起二三线品牌和山寨机,给老人用更放心。至于大厂的子品牌(比如红米、iQOO等),建议考虑和母公司合用售后渠道的品牌
处理器:建议排除不支持5G的老处理器,以及清库存的天玑”换皮“处理器,可以从骁龙6Gen1起步(很多千元左右机子的配置)
运存:2024年了,即使类原生系统,4G也不够用。运存至少6G起步,建议8G。如果希望两三年后还能流畅使用,可以直接上12G。规格方面优先考虑LDDR5X
内存:现在很多APP使用一段时间,体积就迅速膨胀(比如微信安装后不到1G,很快就占用几十G,网购、短视频应用也类似),内存自然越大越好。如果支持TF卡拓展,建议128G起步,否则256G起步。规格方面排除eMMC和UFS2.X,UFS3.1起步,最好支持UFS4.0
屏幕:从护眼角度考虑,优先选择支持硬件防蓝光的LCD屏(眼睛敏感的,还要挑选背光不刺眼的屏),其次考虑全局类DC调光或低亮度高频PWM(最好3840Hz)调光的OLED屏。亮度方面如果不经常在户外使用,400-500尼特也够用(亮度高的LCD屏也刺眼),否则建议选手动调节600以上、激发亮度1000-2000尼特的屏幕(以OLED为主)。尺寸方面可选择主流的6.7寸左右屏幕,喜欢小屏的安卓新机可选项不多(不少还是旗舰/次旗舰),也可以考虑iPhone
无线信号:手机信号自然是越强越好(和2G时代不同,除非检测出的问题机,一般不用过分担心辐射问题)。WiFi方面支持5.8G频段是底线,如果老人经常在家里使用,最好支持WiFi6以上标准(前提是家里的路由器也支持)。蓝牙方面,如果老人使用蓝牙耳机,最好支持蓝牙5.4
外放:对于听力不好又不喜欢用蓝牙耳机的老人来说,外放音量自然是越大越好。现在不少百元机和千元机提供所谓“300%”最大音量,虽然夸张但声音确实大(当然在公共场合使用会给其他人造成困扰,也要适度)
尺寸重量:建议根据长辈的喜好选择。握持手感一般的“大板砖”往往配备大屏、大电池,握持感好的轻薄手机又经常牺牲电池容量、屏幕尺寸和材质
电池:2024年手机电池容量有了很大增长,6000-6500mAh被下放在千元以内的机子,明年有望看到7000mAh电池的入门机。电池容量建议5000mAh起步,6000mAh以上作为首选
快充:建议按照老人的使用习惯选择。现在除了少量机型,入门机一般配20-40W快充,千元机40-120W,不同厂家对快充的配置策略也不相同(比如OV一些中低端机也配80W快充)。有些老人习惯不用手机的时候就充电,甚至边充边用,对充电速度没什么要求,有些就喜欢充电速度快的手机,因人而异。充电接口自然是Type-C,现在Micro USB也基本淘汰了
影像系统:根据老人的需求选择。喜欢摄影和拍视频VLOG的老人,建议选择加强影像功能的手机,也可以考虑iPhone(视频拍摄仍旧领先大部分安卓机)。如果只是用手机扫码和日常抓拍,5000W像素的主摄也够用(优先考虑支持OIS光学防抖的机型,对容易手抖的老年人友好)
红外/NFC/3.5毫米耳机孔:这三项如果都支持,当然最好。3.5毫米耳机孔支持的机型太少,没必要强求;如果老人使用门禁卡、公交卡,建议选支持NFC的机型;红外对老人很实用(可以取代家里各种遥控器),建议作为标配
抗摔/三防:抗摔对老人机是个不错的加分项,但溢价太高就没必要,毕竟手机壳+钢化膜也能起到一定的抗摔作用。个人感觉三防对老人机算不上刚需,一般能用到的就是手机掉进水池或者马桶的状况,同时三防必然会牺牲对老人来说很实用的3.5毫米耳机孔
系统:大厂的系统各有优缺点(流畅度、动效水平、广告多寡、特色功能、BUG出现频率等),这里不做推荐。不建议使用类原生系统,虽然这类系统占用资源少,但缺乏一些国产系统多年积累的本地化特色功能,不适合老人使用
适老化改造:大部分安卓系统都具备一些适老化功能,但没有统一的入口,而是隐藏在“设置”、“电话”、“短信”等系统应用的二三级菜单里面,设置起来不方便,需要改进
桌面:以前安卓机的老人模式就是一款叫“极简桌面”的应用,操作界面类似Windows Phone的磁贴,大字体显示,只提供几个基础应用的快捷按钮(可以自定义)。现在的老人模式/极简桌面,除了从全面屏回归三大金刚键,显示大图标、大字体(包括键盘布局),和原来的操作界面变化不大。个人比较赞同这种改进方向,一般老人只要学会了智能机操作,就不愿使用极度简化的桌面和系统。而且老人想要回归原来的简化桌面,只需要安装“极简桌面”这款应用。至于中兴等厂家推出的类似功能机的老人桌面,除了支持微信就只能当功能机用,适合有这种需求的老人
大字体:系统界面可以通过在“设置”里开启老人模式/极简桌面,或者调整字体大小,来实现大字体显示。但应用没有统一适配,需要手动调节,有些应用可以调节字体大小或设置老人模式,有些不支持。未来希望一个选项就能实现系统+应用全部大字体显示
快捷拨号:以澎湃OS为例,在“通话-》高级设置”里面可以设置“一键拨号”,在“隐私与安全”里面可以设置“SOS求助电话”。建议厂家通过脚本等方式,提供微信/QQ等应用的一键拨号功能,此外SOS求助电话应该允许自定义按键
语音播报:除了部分“老人机”默认开启,大部分安卓机需要自己手动开启“语音播报”功能。比如“电话”的“设置”里开启“来电播报”;“短信”的“高级设置”里开启“短信播报”;设置-》更多设置-》无障碍-》视觉,开启”Talkback(全屏朗读)“和”随选朗读“
家人守护:现在很多系统都提供“XX守护”功能,以澎湃OS为例,设置-》隐私与安全-》安全-》SOS紧急求助-》家人守护。这个功能可以让子女绑定老人的手机,随时定位老人的位置(有些支持设置电子围栏,老人一旦越界就向亲属报警;有些在老人长时间不改变位置的情况下报警,以防老人得急病失去意识),防止走失或发生意外。亲属还可以远程查看和管理老人手机上的应用,查看骚扰电话和短信,防止老人遭遇电信诈骗或者被无良APP吸金。这项功能虽然能预防意外发生,但也侵犯了老人的隐私(毕竟子女没有监护权),需要和老人商议是否开启
健康管理:目前健康管理主要通过智能手环/手表等配件,提供心跳、呼吸、睡眠和血氧监测等基础功能,能额外提供血压、血糖监测的穿戴设备价格较高。这一领域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际作用有限。首先是数据不够准确(比如检测血压的原理类似腕式血压计,不如上臂式准确;无创测血糖也不如采血测量准确),容易误报,引起老人的反感;二来很多老人不习惯长时间佩戴这种勒得很紧的手表,尤其是睡觉的时候;更关键的是,健康管理最重要的不是让老人或家属监测健康数据,而是与医疗系统形成联动机制,让医生随时监测老人的状态(可以用AI辅助),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老人和家属的后顾之忧
以我自己为例,未来给我爸升级手机,仍会保持中端主力机(2000-3000价位,比如红米K系列)+LCD屏低端备用机(千元左右)的组合(如果有厂家推出LCD屏中端机,那一部手机就够用了),给我妈选一款大电池长续航的LCD屏低端机。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总算把这些年给长辈买手机的经验教训都写了下来,篇幅很长,感谢值友能耐心看到结尾。总结一下,没有一款手机适合所有老人用,买手机要根据长辈的实际情况做选择。
再多说一句,给长辈买了手机以后不要撒手不管,多花些时间、多点耐心,教会他们操作手机,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很多老人记性不好,简单的操作也需要一遍遍教,真的需要耐心)。老人最在乎的其实不是物质上的礼物,而是儿女的陪伴,这才是最好的礼物!
最后祝大家都能给自己的长辈买到适合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