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和“重要阵地”。近年来,云城区人大常委会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常态化运行中,以“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为引领,深化拓展“代表联络站+产业链”模式,完善运行机制和功能、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巩固市石材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成果,深入推动石材产业发展,为云浮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资料图
站点“建”在产业链上
为7000余家石材企业提供“服务”
云浮被誉为“中国石都”,是中国三大石材基地之一,石材产业是云城区乃至全市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全市共有石材市场主体7301家,其中企业4208家,规模以上石材工业企业66家,个体工商户3093家,带动石材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24年全产业链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00亿元,涵盖石材加工、销售、服务、展览等全产业链,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石材产业基地。
如何发挥人大代表在行业领域作用,促进石材企业信息互通、资源互补、淡旺互融?2023年5月,云城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探索“代表联络站+”模式,在市石材行业协会建立云浮市首个石材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全市7000多家石材企业提供“服务”,一座市域乃至全国、全世界石材行业沟通交流的“连心桥”自此搭建起来。
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石材企业的优势,组织云城区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及区、镇人大代表等23名人大代表,常态化进站倾听石材行业从业者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与石材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站点建在链上、代表干在链上、问题解在链上、产业强在链上”的特色路径。目前累计开展履职培训12次;开展接待选民活动92次,走访群众、企业500多人次,提出意见建议78条,推动解决问题52件。
资源“活”在产业上
为云浮产业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在近日举办的广东云浮-马来西亚RCEP产业合作交流会上,市石材行业协会与马来西亚百丽环球集团的有关负责人进行签约,标志着云浮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这是近年来市石材行业协会联合石材行业代表联络站为助力推动云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的又一见证。
云浮市是广东连接东盟等RCEP成员国的“大市场”之一。为充分发挥云浮石材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抓住RCEP政策红利,市石材行业协会、市石材行业代表联络站深入走访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和RCEP成员开展交流合作,进一步优化传统优势产业在RCEP协定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布局,扩大进出口规模。
面对石材产品相对传统、品牌薄弱等产业转型痛点,石材行业代表联络站化身攻坚克难的“作战室”。驻站代表们多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以问题为导向,罗列清单,精准发力,积极引导石材企业围绕市政府打造“千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战略目标,锚定“园区化、数字化、品牌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打出“产品焕新+品牌拓新+模式出新”的组合拳,进一步加快石材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已有10家“专精特新”石材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工业企业已进行数字化转型。
政策“活”在产业链上
23名人大代表力促企业“抱团”发展
第二十二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暨第十六届石文化周将于今年10月18日至21日在云城区河口石博中心举办,该主题展会将长期落户此地,这个已经被“闲置”近10年的云浮国际石材博览交易中心,有望重新打造成石材行业永不落幕的“罗浮宫”展馆,购物中心及工业旅游3A级景区。
这背后,离不开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市石材行业协会、市石材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等多方努力争取。“这一举措成功将政府的利好政策‘活’在石材产业链上,给云浮石材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全国人大代表、云浮市石材行业协会会长陈思扬说。
近年来,以联络站为载体,23名人大代表积极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政府与石材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加快推动企业商户向代表反映的关于“融资难、贷款周期短”等问题,由陈思扬、邓建军等代表牵头,积极与市金融工作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和各商业银行沟通对接,推动2024年度云浮农商行对石材协会会员的授信贷金额达3.9亿元,解决了部分企业在“融资难”方面的“燃眉之急”;为解决企业反映云城区石梯迳机械商贸城存在急需解决用公变电问题,代表们多次向市、区有关部门和街道办提出意见和建议,不到3个月便解决了云城区石梯迳机械商贸城急需解决用公变电问题,惠及商贸城内有50多家企业。
代表“站”在产业链上
为地方立法工作绘上“产业底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推出诸多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其中,云浮市首部营商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云浮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围绕破解现存突出问题进行制度设计,为石材企业在市场准入、生产经营、权益保护等方面获得了更加明确的法治保障,对云浮石材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收到《条例》征求意见信息后,驻站代表们充分发挥联络站政策宣传和意见建议征集的阵地作用,广泛宣传和征集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代表小组会等形式,组织人大代表与企业、群众面对面交流,大家围绕法律草案各抒己见,积极收集各方意见建议。
“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云浮特色的《条例》,把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是助推云浮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云浮市石材行业的领军人物,人大代表张泽成深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基于自身企业经营经验和行业洞察,重点聚焦石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制度性障碍,先后提出了关于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等意见建议,不少建议被吸纳到最终出台的《条例》中,并优化了《条例》相关条款的设计。
此外,驻站代表还积极解决群众提出的石材加工污染扰民等问题,经过实地调研和收集整理群众反馈的意见,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进一步解决石材加工行业噪音和粉尘污染的建议》,有效推动《云浮市石材生产加工污染防治条例》的制定和出台。该条例施行以来,全市以石材废渣、污泥、冶炼渣为重点,处置石材废渣处置项目31个,培育创建了3个省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年各类固废综合处理能力385.1万吨,切实做到了由“移居城市”转变为“宜居城市”。
人大代表的履职尽责,为石材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当前,云浮市石材产业正从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化绿色产业“蝶变”,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未来,人大代表仍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这一产业焕发生机。
记者:朱雅渝
通讯员:吴春玲
编辑:罗青青 赖秀梅
校对:秦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