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已至 团圆伊始
— 中华传统节日 —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中国传统的腊八节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传递着过年的信号
预示着春节的来临
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
又有什么样的习俗呢
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已/至 团/圆/伊/始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在古代,腊八节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
二曰:“腊者同猎”,指奉上猎物祭祀祖先。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寓意攘除灾祸、迎接新春。
腊
八
节
腊八节祭祀的仪式已不再流传,而节日的主要习俗——喝腊八粥却传承至今,愈发意蕴非凡。
一碗寓意着圆满富足、吉祥健康、万事周全的腊八粥不仅驱走了寒意,更蕴含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与幸福的滋味。
腊/八/已/至 团/圆/伊/始
腊八节传统饮食
腊/八/已/至 团/圆/伊/始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腊八节有很多传承已久的习俗。
壹
喝腊八粥
一碗腊八粥,熬的是岁月的温暖,喝的是久违的年味。“喝了腊八粥”,新的一年里啥事都顺了,诸事“粥”全是腊八最好的祝福。
大米、小米、糯米、黄豆、红豆、绿豆、红枣、花生、莲子……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北方,每逢“腊八”之日,人们以八方食物合在一起共煮一锅腊八粥,寄托着“合聚万物、调和千灵”的美好心愿。温润而内敛,含蓄而体贴,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在寒冷的天气里暖胃也暖心。
贰
吃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
叁
腌腊八蒜
腊八节这一天还要腌腊八蒜,泡过醋的大蒜,格外鲜美可口。春节吃饺子,一定要配着腊八蒜吃,才觉得格外够味儿。
腊八蒜就是在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腊八蒜
腊八节养生
腊/八/已/至 团/圆/伊/始
早睡晚起
冬季可以适当睡“懒觉”,因为天气寒冷,以早晚为剧,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受寒。《内经》提倡在冬季要“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早睡是为了养护阳气,晚起是为了固阴精,晚起通常指太阳出来以后起床,睡觉时不要贪睡而蒙头睡。
保暖防寒
白天身穿保暖服、头戴保暖帽,有助于驱除寒气,保持温暖。另外,热水泡脚,也是冬季养生的一个重要方法。
常饮热粥
“粥”在中医理论里,有保胃气、存津液的作用,常饮热粥,对于驱除寒气有直接作用。
腊八节到了
这也意味着春节不远了
大街小巷也开始有“年味儿”了
自腊八至除夕
人们在这二十多天里
除旧尘、理头发
添新衣、蒸馒头等
井井有条地“忙年”
为迎接新春佳节做足准备
在忙碌的喜悦中
在琐碎的温暖里
你是否在期盼着团圆日的到来
今日腊八
小编祝您万事“粥”全